七月的蝉鸣裹着暑气撞进窗棂时,我又坐在了那桌熟悉的酒局边。
水晶吊灯把满桌菜色照得油亮,青瓷转盘上的茅台、五粮液闪着琥珀光,邻座的王总正举着分酒器喊:"老张头,上次说你酒量深,今天可得给兄弟们露一手!"
我低头看自己面前的素瓷杯,清水里浮着两片新采的薄荷叶,像两尾静游的小鱼。
三十年前初入职场时,我也曾被这样的劝酒声逼得额头冒汗——那时总觉得,酒桌上不动杯的人,要么是不合群,要么是没本事。
直到那年跟着师父去周原遗址考古,在西周窖藏里见到那只刻着"玄酒"二字的陶尊,才忽然懂了:有些坚持,原是从三千年的礼乐里长出来的根。
尊前的清水:《礼记·乡饮酒义》里说:"尊有玄酒,贵其质也。"
我第一次读这句话时,正蹲在陕西扶风的考古现场,手电筒的光扫过那只陶尊的内壁。
三千年的时光在陶土里沉淀成温润的包浆,尊身还留着当年祭祀时烤炙的焦痕——原来古人献玄酒前,要先以火祭,取其"清而不薄,淡而有味"之意。
西周的宴饮不是今天的推杯换盏。
《仪礼·乡饮酒礼》记载,主人迎宾时要"设玄酒于尊西",最尊贵的位置不是留给最烈的酒,而是这樽清水。
祭祀大典上更是如此:牛羊豕三牲摆在青铜鼎里,玉帛在竹笥中泛着柔光,而献给天地祖先的第一盏祭品,永远是那碗澄清的井水。
《周礼·春官》说"以玄酒明水之尚",古人相信,水是万物的本源,用最本真的味道敬神,才是对天地最大的诚意。
我曾在国家博物馆见过西周的"玄酒器",青铜尊里至今凝着半盏清水——当然不是真的三千年前的水,而是考古学家特意注入的。
讲解员说,当年出土时,尊底还沉着几粒粟米,那是祭祀时不小心洒落的。
原来玄酒的清,不是空洞的无,而是包含着对自然最朴素的敬畏:水来自大地,粟来自农桑,一切都是天地的馈赠,容不得半分矫饰。
杯中的风骨:魏晋的名士们爱玄酒,爱的是那份"越名任心"的自在。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里写"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其实他更爱的或许是那杯不必强饮的清水。
有次竹林七贤聚会,刘伶举着酒壶狂饮,向秀却捧着陶碗喝山泉水。
众人笑他寡淡,向秀抚琴而歌:"泉冽而甘,心清自远。"嵇康抚掌大笑,说这才是"真饮者"。
到了宋代,文人的玄酒里又添了几分哲思。
苏轼贬居黄州时,常与佛印泛舟赤壁。有回两人带了壶清水,望着江月对酌。苏轼举碗说:"昔者曹操横槊赋诗,以为一世之雄;今日我等以水代酒,却见江月年年相似。"
佛印接口:"非是水胜酒,是人心胜了欲望。"后来苏轼在《赤壁赋》里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原来那杯清水里,早藏着"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最难忘的是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在防空洞里备课,桌上摆着粗瓷碗,碗里是山泉水。
冯友兰端起碗说:"当年在开封,我跟着父亲祭祖,用的就是这样的玄酒。
如今虽处乱世,这杯清水倒让我想起《礼记》里的话——'礼者,天地之序也'。"
旁边的语言学家罗常培笑着接道:"水无味,方容百味;人无求,方得自在。"
席间的清醒:去年参加同学会,当年的"酒仙"老李已经戒了酒。
他端着自己的保温杯站起来:"以前总觉得不醉不足以表诚意,现在才明白,最真的诚意是让大家都舒服。"
他倒了半杯温水,说:"我这杯是玄酒,敬各位。"满桌人先是一怔,接着纷纷举杯。当年总劝酒的张姐说:"老李这杯水,比当年的茅台还暖人。"
现在我才懂,玄酒从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它是给每个不愿被酒绑架的人留的一扇门——你可以端起酒杯,也可以举起清水;可以豪饮千钟,也可以浅尝辄止。
重要的是,在推杯换盏的热闹里,我们始终记得:宴饮的初衷,从来不是灌醉彼此,而是让心意相通。
上个月陪母亲参加她的老同事聚会。舅妈端着一杯枸杞茶过来,说:"我现在喝这个,比当年喝白酒可舒服多了。"
母亲笑着碰了碰她的杯子:"当年你总劝我少喝,现在倒成了同道。"
舅妈指了指桌上的清水壶:"我跟他们说,我这杯是玄酒,贵其质也。"
满桌人都笑了,有人举着红酒杯说:"那我也换杯果汁,凑个热闹。"
窗外的蝉鸣还在响,我却忽然觉得心里清凉。
玄酒的智慧,原是要我们在喧嚣里守住一份清醒,在热闹中保持一分从容。
就像那只西周的陶尊,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端端正正地立在展柜里,告诉每个来看它的人:真正的尊贵,不在杯中的琼浆,而在心中的清明。
下一次酒局,若见有人端起清水杯,请别急着劝酒。那杯里盛的,是《礼记》里的"贵其质",是魏晋的风骨,是宋人的哲思,是三代人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每个举杯者对自己最真诚的尊重——我们喝酒,是为了相遇的温度;不喝酒,也不妨碍我们共享这人间烟火的温暖。
清水在杯中晃出细碎的光,像极了三千年前祭祀大典上的月光。
那时的人举着玄酒敬天地,今天的人举着清水敬彼此。有些东西从未改变:我们对真诚的向往,对本真的坚持,对"和而不同"的包容。这或许就是玄酒最珍贵的地方——它用一杯清水,教会我们在酒桌上,如何做一个清醒的、自在的、有温度的人。
喜欢李言李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李言李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