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幽静,风声穿过嶙峋怪石,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短暂的喘息后,“生生造化丹”的残效让体力稍稍恢复,但精神的疲惫依旧沉重。
林晏和苏辞靠坐在冰凉的岩石上,目光投向桃灼,等待着她之前提及的“谈谈”。
桃灼并未立刻开口。
她先是谨慎地检查了山谷入口的遮掩,侧耳凝听许久,确认追兵的声响暂时远去,这才缓步走回,在两人对面坐下。
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桃花眼中却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之前的倦怠仿佛被某种强烈的意图所取代。
“时间不多,我长话短说。”桃灼目光扫过二人,最终落在苏辞腕间,“你们身上的‘同命契’,远比你们想的复杂。它并非简单的共生,更像一座失衡的桥,一座本应单向掠夺却被意外扭转为互相牵扯、甚至彼此滋养的危桥。”
她话锋一转,指向苏辞:“尤其是你。清心莲拔除了邪毒,但也像一次淬炼,让你体内那变异的符印碎片发生了某种…蜕变。它现在对那种阴毒冰冷的‘鸦煞’之力,敏感得超乎想象。”她提及“鸦煞”时,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显然指的是皇室与乌鸦卫所修炼的力量。
林晏瞬间领会了她的意图:“你想用苏辞的感应,来寻找‘山河秘魄图’?”
“不错。”桃灼毫不避讳,“那‘山河秘魄图’据传是以‘灵犀玉’和‘定荒石’所制,这两种材质至纯至正,天生排斥‘鸦煞’之类的污秽之力。
换言之,图所在之处,其力场与‘鸦煞’应是相互抗衡、彼此干扰的。苏辞如今对‘鸦煞’如此敏感,理论上,也应当能模糊感应到那种与‘鸦煞’截然相反的、纯净力场的存在!”
这个推论大胆却并非毫无道理。苏辞下意识地抚摸腕间青符,尝试集中精神,果然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与之前感应“鸦煞”时截然不同的清凉气息,只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但这感应太模糊了…”苏辞蹙眉。
“所以需要缩小范围。”桃灼用石子在地上快速划出蜀州西北区域的简略地形,“根据我多年搜寻的线索,璇玑散人晚年最可能隐居并藏宝的区域,是‘隐雾山’。此山终年云雾缭绕,地势奇诡,且古籍中有零星记载提及该地曾有‘地脉清灵,异象频生’,与‘灵犀’、‘定荒’的特性颇为吻合。”
目标既定,三人即刻动身。
桃灼对山林险径极为熟稔,引领他们穿梭于最难被发现的路径。
一路上,苏辞不断尝试锤炼那份微妙的感应。过程艰难曲折,时有时无,且极耗心神。
几次错误的预警令队伍陡增紧张,但也有两次,她成功捕捉到远方巡逻官兵小队身上散发的、附着于法器上的微弱“鸦煞”气息,让众人得以提前规避。
林晏始终守护在侧。他察觉当苏辞全力感应时,自身胸口的“灵犀印”会与之产生微弱共鸣,甚至能感知到她精神力的剧烈消耗。
他尝试着渡去一丝温和的灵犀力,苏辞初时一惊,随即发现这股外力非但未遭排斥,反如甘泉般滋润了她几近枯竭的心神,使那份模糊的感应骤然清晰了不少!
这种意外的互补让二人都暗自称奇,对“同命契”有了更深体会——它并非仅带来痛苦,在特定条件下,竟能彼此辅助。
桃灼将这一幕收入眼底,眼神晦暗难明,却只催促加速前行。
历经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跋涉,隐雾山那云雾缭绕的险峻轮廓终于横亘眼前。
一踏入山区范围,苏辞腕间的青符便持续传来温热的悸动,不再针对特定目标,而是一种弥漫于空气中、稀薄却无处不在的共鸣感,仿佛整座山脉都沉浸在一张无形力场中。
“就是这里了。”桃灼神色肃然,“都打起精神。这等秘宝之地,绝不会毫无防护,天然险境与前人布置的机关阵法都可能存在。”
搜寻工作缓慢而谨慎地展开。
苏辞循着那愈发清晰的共鸣感指引方向,林晏在前探路警戒,桃灼则凭借其经验解读着地形与可能隐藏的古老痕迹。
然而,一日将尽,他们几乎踏遍了半座山峰,除了几处早已荒废、毫无价值的古旧洞府遗迹外,一无所获。
苏辞的感应虽强烈,却始终无法精确锁定源头,那共鸣感仿佛均匀散布于整片山域,又似在不断轻微挪移,令人难以捉摸。
夕阳西下,将漫天云雾染上橘红,三人停在一处飞瀑深潭边暂作休整。
挫败感与疲惫悄然蔓延。
“难道判断有误?”桃灼首次流露出不确定的神情,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一直闭目全力感应的苏辞忽然轻呼一声,猛地睁开双眼,手指径直指向瀑布后方水汽弥漫的岩壁:“不对!不在水底!在瀑布后面!那感应最强的点…好像嵌在石壁里!而且…它给我的感觉不像死物,更像是一种…沉睡的活物?”
这个诡异的描述让林晏和桃灼俱是一怔。地图…怎会是活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