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格林的出现,如同一缕清风吹进了略显沉闷的角落。这位来自苏黎世联邦灵能研究院的学者,似乎与那些带着优越感或神秘感的与会者截然不同。
“伊莎贝拉女士,你好。”陈默礼貌回应,同时不动声色地运转“情绪归一诀”,感知着对方的气息。
“叫我伊莎贝拉就好。”她微微一笑,目光依旧停留在陈默身上,仿佛在扫描一件珍贵的古物,“请原谅我的直接,陈先生。但您身上流转的能量 ,实在太独特了。它并非单纯的精神力,也不是常见的元素灵气,更非那些原始崇拜的信仰之力……它似乎直接根植于‘情绪’本身,却又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甚至可以说是……‘和谐’的波动模式。”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词汇,眼中闪烁着学术探究的光芒:“根据我的研究,历史上并非没有类似的尝试。一些古老的东方文献中,隐约提及过被称为‘心能’或‘情念’的派系,主张以心灵意志驾驭能量。但那些记载大多语焉不详,且往往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极易导致修炼者心神失控。而您的能量……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稳定且包容性极强的系统。恕我直言,这几乎颠覆了我对现有能量体系分类的认知。”
陈默心中微震。这位女学者的眼光果然毒辣!虽然她无法具体感知“情绪归一诀”的奥妙,但却准确地点出了其核心特质——基于情绪,却又超越情绪,追求归一与平衡。这与苏九前辈的理念不谋而合。
“伊莎贝拉小姐过誉了。”陈默谨慎地回应,“只是些家传的粗浅法门,侥幸有些特别之处。”他并不想过多暴露自己的底细。
伊莎贝拉显然看出了他的保留,但并不在意,反而理解地点点头:“我明白,每个传承都有其秘密。请放心,我并无窥探之意,只是作为一名研究者,见到前所未有的样本,难免有些激动。”
她话锋一转,开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语气变得热情而专业:“我的研究领域,是灵气波动与深层心理、群体情绪的关联。我们发现,大规模的群体情绪事件——比如极度的恐慌、狂热的庆祝,甚至是一场成功的全民演讲——都能在灵气的宏观层面上留下清晰的‘涟漪’,我们称之为‘情绪潮汐’。”
她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仿佛在勾勒数据图表:“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的分析,我们甚至能建立模型,对某些地区可能爆发的大型情绪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比如,某些特定类型的灵气涡旋,往往预示着社会动荡的前兆;而另一些温和的共鸣,则可能与文化繁荣相关。”
她看向陈默,眼神发亮:“而您身上的能量特质,似乎天生就对这种‘情绪潮汐’有着极强的亲和力与引导潜力。如果……我是说如果,能够将这种特性与我们的监测模型结合,或许能极大地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甚至……找到主动平复恶性情绪潮汐的方法!”
【与学者“伊莎贝拉·格林”进行深度学术交流!】
【获得重要理论知识:“灵气潮汐理论”(群体情绪对宏观灵气环境的影响及预测模型)!】
【知识效果:提升对大规模情绪事件的预判能力,对“情绪归一诀”宏观应用产生新的启发!】
【与伊莎贝拉·格林的关系提升至“友善”!】
【对方态度:纯粹的学术兴趣,暂无恶意,值得保持联系。】
伊莎贝拉分享的信息,对陈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这为他理解苏九平衡结界的宏观作用,以及未来可能面对的大规模情绪灾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他意识到,这位学者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盟友和信息来源。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伊莎贝拉小姐。”陈默真诚地道谢,“您的理论对我很有启发。”
“不客气,学术本就该交流碰撞。”伊莎贝拉优雅地抿了一口红茶,仿佛不经意地,目光再次落向陈默随身携带、并未刻意隐藏的苏九罗盘上,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
“说到这个,陈先生,我最近在整理一些关于古代法器文献时,偶然看到一些很有趣的记载。其中提到一种流传于某个古老文明中的、用于‘平衡心神、疏导杂念’的辅助冥想器具,其上的纹饰描绘……嗯,似乎与您随身携带的这件物品上的某些纹路,在风格和韵律上,有几分微妙的相似之处。”
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做出思考状:“我记得那些纹饰被描述为‘交织的河流,象征着情绪的归流与平静’。当然,可能只是巧合,毕竟古老纹饰常有雷同。不过,陈先生您对这件器物的来历,是否有更多的了解?或许能为我那点考据癖提供些线索?”
她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真的只是一次随口的学术探讨。但陈默的心跳却猛地漏了一拍!
母亲留下的画册!罗盘上那些与苏九符文同源、却又带着异域风情的纹路!伊莎贝拉提到的“古老文明”、“平衡心神”、“交织的河流”……这些关键词,与他心中的谜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