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之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谢长安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如渊似海,时而沉静如万古玄冰,时而躁动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他左手虚握,一缕精纯无比、翠绿欲滴的“生命晶粹”被缓缓抽离,化作温暖的溪流汇入经脉,所过之处,因频繁吞噬而积累的细微暗伤与灵力躁动被悄然抚平,经脉壁垒变得更加坚韧通透,散发出莹润光泽。这是青霖通过秘法,耗费不小代价从木族换取来的第一批支援。
与此同时,他右手食指则在虚空中缓缓划动,勾勒着《乙木化生篇》中记载的古老符文。这些符文并非用于攻击防御,而是阐述着生命元气滋生、流转、循环的底层法则。伴随着符文的成型,他体内那些吞噬自不同来源——赤阳尊者的灼热、幽狱长老的死寂、蚀灵教徒的腐朽——的生机之力,仿佛被无形的梳子梳理,开始剔除杂质,摒弃冲突的意志烙印,缓缓趋向一种更和谐、更本源的融合状态,与他自身的生命本源结合得更加紧密。
而他的主要心神,则沉入丹田,围绕着那枚已壮大至龙眼大小、表面灰黑与赤金纹路愈发深邃交融的暗金丹。
金丹之上,除了原有的两道主纹,一丝极其微不可查、却带着绝对冰冷与虚无意境的“墨线”,正如同最狡猾的寄生虫,缠绕其间。这正是他强行炼化、来自归墟海眼边缘的那一丝“死寂之意”。
炼化此物,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金丹蒙尘,道基崩毁的下场。谢长安不敢有丝毫大意,以“青木凝心诀”稳固心神识海,以“生命晶粹”和《乙木化生篇》转化的精纯生机作为“盾牌”与“缓冲”,再驱动噬灵诀的本源灰芒,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一点点地剥离、分解、同化这缕至高层次的寂灭力量。
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每一次剥离,都伴随着神识如同被冰锥刺穿的剧痛;每一次分解,金丹都会传来仿佛要被冻结碎裂的悸动。但他的眼神始终冷静如冰,道心在“青木凝心诀”的护持下稳如磐石。
渐渐地,那缕“墨线”不再那般桀骜不驯,其纯粹的“寂灭”与“终结”意境,开始被噬灵诀的“归元”真意包容、理解、转化。它并未消失,而是化作了一种独特的“底蕴”,沉淀于金丹深处,使得谢长安的吞噬之力,隐隐带上了一丝能够瓦解万物存在根基的恐怖特性。他对“终结”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知过去了多久。
石室内澎湃的能量波动渐渐平息,最终归于一种深不可测的静谧。
谢长安缓缓睁开双眼。
眸中再无任何精光外泄,只有一片混沌般的深邃,仿佛包含了生灭轮回,看透了光暗交替。他周身气息彻底内敛,若非亲眼所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但若有人以神识细细探查,便会发现那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何等磅礴浩瀚的力量与令人心悸的寂灭意韵。
金丹中期巅峰!
不仅修为彻底巩固,更因炼化了归墟死寂之意,以及对多种力量本源的梳理融合,他的实际战力,远超同阶,已然具备了与寻常元婴中期修士正面抗衡的底气!
他摊开手掌,心念微动。
掌心之上,无需刻意施展噬灵之域,周围的空气便自然而然地变得粘稠、迟滞,光线微微扭曲,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力场存在。这是他对自身力量掌控入微的体现,领域之力已近乎本能。
他并指如剑,指尖一缕灰芒闪现。这灰芒看似与以往无异,但其核心深处,却多了一丝令人灵魂冻结的冰冷死寂,仿佛能直接抹去事物存在的痕迹。
“是时候了。”
谢长安长身而起,骨骼发出一连串清脆的爆鸣。闭关不知岁月,但他能感觉到,外界的风云,恐怕已然更加激荡。
他推开石室之门,久违的阳光洒落身上,带来一丝暖意。
“阁主!”
一直守在远处的林岩立刻察觉,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欣喜与敬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出关后的阁主,气息更加深不可测,仅仅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如同面对无尽深渊的压迫感。
“我闭关多久?镇内情况如何?青霖何在?”谢长安声音平静,直接问道。
“回阁主,您此次闭关,已有一月有余。”林岩恭敬回道,“镇内一切安好,新招纳的修士经过筛选,已初步融入。坊市规模扩大了三成,每日皆有各地修士前来交易或打探消息。只是……”他顿了顿,神色略显凝重,“近半月来,镇外窥探的视线明显增多,其中几道气息颇为隐晦强大,不似善类。金霆数次驱赶,对方却只是退走,并未远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青霖道友仍在灵植区,他培育的那片灵田长势极好,已成为镇内一景。期间他似乎通过秘法与族内联系过一次,之后便时常望着东方出神,似有忧色。”
谢长安目光微闪。窥探者增多,意料之中。星火镇立旗,连挫玄玉阁与蚀灵教,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只是不知这些窥探者中,哪些是单纯好奇,哪些是别有用心,又有多少是蚀灵教的眼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