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493年)
春季,正月,(南齐武帝萧赜)任命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陈显达出身寒门却身居高位,每次升官,常常面带羞愧与不安,还告诫儿子不要凭借富贵欺辱他人;但他的儿子们大多追求奢华,陈显达听说后很不高兴。他的儿子陈休尚担任郢府主簿,途经九江时,陈显达说:“麈尾、蝇拂这类东西是王、谢等名门望族使用的,你没必要拿着!”当即把这些东西拿过来烧掉了。
起初,武帝在石头城制造了三千辆无篷马车,打算从陆路攻取彭城。北魏人得知后,刘昶多次向魏孝文帝哭诉,请求驻守边境,招集流亡的百姓,以洗刷自己的私仇。魏孝文帝在经武殿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南征事宜,并在淮河、泗水一带大量囤积喂马的草料。武帝听说后,任命右卫将军崔慧景为豫州刺史,以防备北魏进攻。
北魏派遣员外散骑侍郎邢峦等人出使南齐。邢峦是邢颖的孙子。
丙子日,文惠太子萧长懋去世。太子性情温和,武帝晚年喜欢游乐宴饮,尚书省的事务常分给太子处理,因此太子的威势遍及朝廷内外。
太子生性奢靡,修建的殿堂、园林比武帝的宫殿还要豪华,花费数以千万计。他担心武帝看见,就在宫殿旁的门边种满竹子遮挡;凡是他使用的服饰、玩物,大多超越规制、奢华过度。他还奏请在东田修建小苑,让东宫的将领官吏轮流参与修建,园区范围环绕街巷,绵延广阔。武帝性情虽然严厉,也安排了很多耳目,但太子的所作所为,没人敢向武帝禀报。武帝曾路过太子的东田,看到那里的建筑壮丽奢华,十分愤怒,下令逮捕负责修建的官员;太子却把这些人藏了起来,因此受到武帝严厉斥责。
太子还让亲信徐文景制造皇帝专用的辇车和器物;有一次武帝亲临东宫,太子仓促间来不及藏起辇车,徐文景就把佛像放进辇车里,武帝因此没有起疑。徐文景的父亲徐陶仁对他说:“我只能备好扫墓的用具,等着为你办丧事了!”随后就搬家躲避。后来徐文景最终被赐死,徐陶仁果然没有哭。
等到太子去世,武帝巡视东宫,看到太子的服饰、玩物,十分愤怒,下令有关部门逐一销毁。因为竟陵王萧子良和太子关系要好,却没有向自己禀报太子的行为,武帝也斥责了他。
太子一向厌恶西昌侯萧鸾,曾对萧子良说:“我心里特别不喜欢这个人,说不清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福气浅薄吧。”萧子良还为萧鸾辩解。后来萧鸾掌权后,太子的子孙全被杀害,无一留存。
二月,魏孝文帝开始在平城南部举行亲耕藉田的仪式(古代帝王鼓励农耕的礼仪)。
雍州刺史王奂厌恶宁蛮长史刘兴祖,把他关进监狱,诬陷他煽动山中蛮族谋反,还下令把刘兴祖押送到建康;王奂却在狱中杀死刘兴祖,谎称他是自杀。武帝大怒,派遣中书舍人吕文显、直阁将军曹道刚率领五百名宫廷侍卫去逮捕王奂,又下令镇西司马曹虎从江陵走陆路到襄阳与他们会合。
王奂的儿子王彪,一向凶狠险恶,王奂管不住他。长史殷睿是王奂的女婿,对王奂说:“曹道刚、吕文显前来,既然没看到皇帝的亲笔诏书,恐怕其中有诈,应当先把他们抓起来,派人快马奏报朝廷查明情况。”王奂采纳了他的建议。王彪随即调遣州府一千多名士兵,打开武器库发放铠甲兵器,率领士兵出宫到南堂列阵,关闭城门坚守。王奂的门生郑羽跪地叩头,请求王奂出城迎接朝廷使者,王奂说:“我没有谋反,只是想先派人奏报朝廷说明情况;实在是担心曹道刚、吕文显这类小人欺凌我,所以暂且关闭城门自保。”王彪于是出城,与曹虎的军队交战,战败后逃了回来。三月乙亥日,司马黄瑶起、宁蛮长史河东人裴叔业在雍州城内起兵,攻打王奂,将他斩杀,随后抓获王彪以及王奂的弟弟王爽、王弼和殷睿,全部处死。王彪的哥哥王融、王琛在健康被处死,王琛的弟弟秘书丞王肃独自逃脱,投奔北魏。
夏季,四月甲午日,(武帝)立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东宫的文武官员全部改为太孙的官属,任命太子妃琅邪人王氏为皇太孙太妃,南郡王妃何氏为皇太孙妃。何氏是何戢的女儿。
北魏太尉拓跋丕等人请求册立皇后,戊戌日,魏孝文帝立冯氏为皇后。冯皇后是冯熙的女儿。魏孝文帝依据《白虎通》中“帝王不必把妻子的父母当作臣子”的说法,下诏让太师(冯熙)上奏时不用自称“臣”,入朝时不用行跪拜礼;冯熙坚决推辞。
光城蛮族首领、征虏将军田益宗率领四千多户部众反叛南齐,投降北魏。
五月壬戌日,魏孝文帝在宣文堂宴请皇室四祖的子孙,亲自按照辈分与他们排列座次,用家族中的普通礼仪相待。
甲子日,魏孝文帝亲临朝堂,召来公卿以下官员,让他们裁决疑难政务,审查在押囚犯。孝文帝对司空穆亮说:“从现在起,朝廷政务在中午之前,你们先自行商议;中午之后,我再和你们一起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