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三年(公元309年)
正月辛丑初一,火星运行到紫微星座附近,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汉国的太史令宣于修之对汉国皇帝刘渊说:“不出三年,咱们肯定能拿下洛阳。蒲子这个地方地势不好,很难长久安稳,平阳看起来更有发展前途,建议把都城迁过去。”刘渊听从了他的建议,随后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河瑞。
三月戊申日,高密孝王司马略去世。朝廷任命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负责都督荆州、湘州、交州、广州四州的军事,让他镇守襄阳。山简是山涛的儿子,这人特别爱喝酒,对政事根本不上心。他还向朝廷上表说:“顺阳内史刘璠很得民心,我担心百姓会强行推举他当首领闹事。”于是朝廷下诏,把刘璠调回京城任越骑校尉。从此,南方各州就陷入了混乱,当地的老百姓没有不怀念之前的刘弘的。
丁巳日,太傅司马越从荥阳回到京城。中书监王敦对亲近的人说:“司马越独揽大权,但他推荐官员、请示事务时,尚书台还按照老规矩审核,他这次回来,肯定要杀人立威。”晋怀帝当太弟的时候,和中庶子缪播关系很好。等怀帝即位,就任命缪播为中书监,缪胤为太仆卿,把他们当作心腹。怀帝的舅舅散骑常侍王延、尚书何绥、太史令高堂冲,也都参与机密事务。司马越怀疑这些朝臣不向着自己,刘舆、潘滔又劝他把缪播等人全杀了。于是司马越诬陷缪播等人企图叛乱,乙丑日,派平东将军王秉率领三千甲士冲进皇宫,在晋怀帝身边抓走了缪播等十多个人,交给廷尉后全部处死。晋怀帝只能眼睁睁看着,除了叹气流泪,什么也做不了。何绥是何曾的孙子。当年,何曾在晋武帝的宴会上,回家后对儿子们说:“皇上开创大业,可我每次参加宴会,都没听他聊过治理国家的长远计划,只说些日常琐事,这不是能造福子孙的做法,国家在他这一代还行,后代就危险了!你们或许能躲过灾祸。”他又指着孙子们说:“这些孩子肯定要遭难。”何绥死后,他的哥哥何嵩哭着说:“我爷爷简直像圣人一样有先见之明!”何曾生活奢侈,每天吃饭要花一万钱,还说没什么好吃的。他儿子何劭,每天吃饭要花两万钱。何绥和弟弟何机、何羡,更是奢侈得过分,写信给别人,言辞傲慢无礼。河内人王尼看到何绥的信,对人说:“何伯蔚在乱世还这么骄横,能逃过一劫吗?”有人说:“何伯蔚要是听到你这话,肯定会害你。”王尼说:“等他听到我说的话,估计自己已经死了!”到永嘉末年,何氏家族果然灭绝了。
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何曾指责晋武帝偷懒懈怠,只顾眼前,不做长远打算;他料到天下将乱,子孙必受牵连,这是多么有远见啊!然而他自己生活奢侈无度,让子孙也跟着学,最终家族因骄奢而灭亡,他的远见又体现在哪呢?而且作为宰相,知道君主的过错,不向君主进谏,却私下和家人说,这不是忠臣的做法。
太傅司马越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刘实多年来一直请求告老还乡,朝廷始终不批准。尚书左丞刘坦上奏说:“古代养老,担心老人太闲,而不是让他们承担繁重的官职,应该同意刘实退休的请求。”丁卯日,朝廷下诏,让刘实以侯爵身份回家养老,任命王衍为太尉。
司马越辞去兖州牧的职务,改任司徒。他觉得近来很多麻烦事都和宫廷、尚书台有关,就上奏朝廷,把在宫中担任宿卫的有侯爵的武官都罢免了。当时宫中的武官大多有爵位,这一下几乎都被赶走了,这些人只能哭着离开。司马越又让右卫将军何伦、左卫将军王秉率领几百名东海国的士兵负责宫廷保卫。
左积弩将军朱诞逃到汉国,详细地向刘渊报告洛阳防守空虚,劝刘渊攻打洛阳。刘渊任命朱诞为前锋都督,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带兵攻打黎阳,很快就攻克了。接着在延津打败王堪,还把三万多男女百姓赶到黄河里淹死了。刘渊听说后大怒:“刘景还有什么脸面见我?这种行为天理难容!我只想除掉司马氏,老百姓有什么罪?”于是把刘景降为平虏将军。
这年夏天,发生大旱,长江、汉江、黄河、洛水的水都干涸了,人都可以直接走过去。
汉国安东大将军石勒攻打巨鹿、常山,手下人马发展到十多万。他把当地有文化的人集中起来,专门设立了“君子营”。石勒任用赵郡的张宾为主要谋士,刁膺为得力助手,夔安、孔苌、支雄、桃豹、逯明为猛将,并州的很多匈奴、羯族人都来投奔他。
起初,张宾喜欢读书,性格豁达,志向远大,常常把自己比作张良。等石勒到山东一带征战时,张宾对亲友说:“我看了这么多将领,没有谁比得上这位胡人将军,我可以和他一起成就大业!”于是他拿着剑来到军营门口,大喊着要见石勒。一开始,石勒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但张宾多次给石勒出谋划策,后来事情的发展都和他说的一样。石勒这才觉得他很厉害,任命他为军功曹,之后无论大事小情都要问他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