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 ,丙申年)
春季,正月,吴汉在鱼涪津打败公孙述的将领魏堂、公孙永,接着包围武阳。公孙述派女婿史兴去救援,吴汉迎战并击败了他,趁机进入犍为郡境内。犍为各县城的官员都据城坚守。刘秀下诏书让吴汉直接攻打广都,占据公孙述势力的核心地带。吴汉于是进军攻打广都并将其拿下,还派轻骑兵去烧毁成都市桥。公孙述的将领们十分恐惧,日夜有人叛逃,公孙述即使诛杀叛逃者全家,也无法制止。刘秀一心想劝公孙述投降,又下诏书告诉他:“别因为来歙、岑彭被杀害就心存疑虑,现在及时归降,还能保全宗族。我亲手写的诏书,机会难得,不会有很多次。”但公孙述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思。
秋季,七月。冯骏攻克江州,抓获了田戎 。
刘秀告诫吴汉:“成都有十多万军队,不能轻视。你只要坚守广都,等他们来进攻,别主动和他们硬拼。要是他们不敢来,你就转移军营逼近,等他们疲惫了,再出击。”吴汉却趁着连胜的势头,亲自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逼近成都。在离成都城十多里的地方,他背靠长江北岸扎营,架起浮桥,让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长江南岸,两座军营相距二十多里。刘秀得知后大惊失色,责备吴汉说:“之前给你千叮万嘱,怎么临阵就乱了方寸!你既轻敌深入,又和刘尚分开扎营,一旦有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互相救援。敌人要是出兵牵制你,再用大军攻打刘尚,刘尚一败,你也得完蛋。幸好现在还没出事,赶紧带兵撤回广都。”诏书还没送到,九月,公孙述果然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率领十多万人,分成二十多个营,进攻吴汉,又派别的将领率一万多人去牵制刘尚,让他们无法相互救援。吴汉和敌军大战一天,战败后退回营垒,谢丰趁机包围了他。吴汉召集将领们激励道:“我们翻山越岭,转战千里,深入敌人地盘到了成都城下,现在我和刘尚两处被围,彼此孤立,形势危急。我打算悄悄带兵到南岸和刘尚会合,集中兵力抵抗。大家要是能齐心协力,各自为战,还有机会立大功;要是做不到,必定全军覆没。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将领们都说:“行!”于是,他们犒劳士兵,喂饱战马,紧闭营门三天不出,还多插军旗,让烟火不断,制造假象。到了夜里,士兵们口中衔枚,悄悄带兵和刘尚会合。谢丰等人毫无察觉。第二天,他们分兵抵御江北的吴汉,自己则率军攻打江南。吴汉出动全部兵力迎战,从清晨打到傍晚,终于大败敌军,斩杀了谢丰、袁吉。之后,吴汉带兵撤回广都,留下刘尚抵御公孙述,并把情况详细上奏,深刻地自我检讨。刘秀回复说:“你撤回广都,做得很对,公孙述肯定不敢绕过刘尚来攻打你。要是他先攻刘尚,你从五十里外的广都率领全部步兵、骑兵赶去救援,正好能在他们疲惫困顿时发动攻击,一定能打败他们!”此后,吴汉和公孙述在广都到成都之间交战,八战八捷,最终把军队开到成都外城。臧宫攻克绵竹,拿下涪城,斩杀公孙恢;又接连攻下繁县、郫县,和吴汉在成都会师。
李通想避开权势,便上书请求退休。过了两年,刘秀才同意他上交大司空印绶,让他以特进的身份参加朝会。后来有关部门上奏分封皇子,刘秀感念李通最早参与谋划拥立自己,当天就封李通的小儿子李雄为召陵侯。
公孙述陷入困境,问延岑:“现在该怎么办?”延岑说:“男子汉就该在绝境中求生,怎么能坐以待毙!钱财容易聚集,别太舍不得。”公孙述于是把金银布帛全拿出来,招募了五千多名敢死队员交给延岑指挥。延岑在市桥虚张声势,竖起军旗,击鼓挑战,却暗中派奇兵绕到吴汉军后面发动袭击,吴汉战败落水,最后拽着马尾才得以逃生。此时汉军只剩七天的粮草,便偷偷准备船只,打算撤退。蜀郡太守南阳人张堪听说后,急忙去见吴汉,分析说公孙述必败,劝他不要撤军。吴汉听从了建议,故意示弱来引诱敌军。 冬季,十一月:臧宫率军进驻咸阳门;戊寅日,公孙述亲自率领几万人攻打吴汉,派延岑抵御臧宫。双方展开大战,延岑三次交战都获胜,从早晨打到中午,士兵们连饭都没吃,全都疲惫不堪。吴汉趁机派护军高午、唐邯率领几万精锐士兵发动攻击,公孙述的军队顿时大乱。高午冲入敌阵,一枪刺穿公孙述的胸部,公孙述坠马,左右随从将他抬回城里。公孙述把军队交给延岑指挥,当晚就死了。第二天一早,延岑献城投降。辛巳日,吴汉杀光了公孙述的妻子儿女,将公孙家族全部灭族,连延岑的家族也没放过,还纵容士兵大肆抢掠,放火烧毁了公孙述的宫殿。刘秀得知后十分愤怒,严厉斥责吴汉,又责备刘尚说:“成都城投降三天了,官吏百姓都已归顺,城里的老人、孩子数以万计,你们却突然放纵士兵放火,听了都让人痛心。刘尚你是皇族子孙,还担任过官职,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你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想想秦西巴放鹿和乐羊喝儿子肉羹这两件事,哪个更仁义?你们这样做,完全违背了斩杀敌将、安抚百姓的道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