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天,太皇太后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带着礼物去察看王莽女儿。回来后,他们上奏说:“安汉公的女儿自幼受道德教化熏陶,容貌美好娴静,正适合承天命、奉祭祀,当皇后再合适不过。”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以及代理太常事务的大中大夫刘秀,还有太卜、太史令,都头戴皮弁,身穿素积,依照礼仪,综合运用占卜和筮法进行测算,都说:“占卜的兆象显示金水相生,处于王相之位;卦象显示父母得位,这是健康强壮、吉祥如意的征兆。”随后,又用太牢之礼(牛羊猪三牲齐全)在宗庙进行祭告。
有关部门上奏:“按照旧例,聘皇后需用黄金二万斤,折合成钱是二万万。”王莽却极力推辞,只接受了六千三百万,还把其中的四千三百万分给了十一位陪嫁女子的娘家,以及自家九族中的贫苦人家。
这年夏天,安汉公王莽奏请制定车舆、服饰等一系列制度,涵盖官吏百姓的日常生活、丧葬嫁娶,以及奴婢数量、田宅规格、日常器具等方面的等级标准。同时,提议设立国家的稷神祭坛,并要求郡国、县邑、乡镇都要设立学校。
大司徒司直陈崇,让张敞的孙子张竦起草奏章,极力称赞安汉公王莽的功德,提议:“应该扩大安汉公的封国,如同当年周公;封立他的儿子,如同当年伯禽,赏赐的规格也都应相同,他其他儿子的封爵,也都要比照周公六个儿子的标准。”太皇太后把奏章拿给众公卿看。众公卿正商议此事时,吕宽事件突然爆发。
起初,王莽的长子王宇反对父亲隔绝卫氏家族,担心日后会招来灾祸,就私下与卫宝通信,让卫太后上书谢恩,趁机陈述丁氏、傅氏家族从前的恶行,希望能借此机会到京城来。王莽禀告太皇太后后,太皇太后下诏,褒奖中山孝王后,给她增加七千户食邑。卫太后日夜哭泣,一心想见皇帝一面,可得到的只是更多食邑。王宇又让她上书请求入京,王莽坚决不同意。
王宇与老师吴章,还有妻子的哥哥吕宽商议此事。吴章认为王莽听不进劝谏,但迷信鬼神,可以制造怪异现象吓唬他,然后再顺势劝说王莽把权力归还给卫氏。于是,王宇就让吕宽在夜里把狗血洒在王莽家门口,结果被官吏发现。王莽将王宇抓进监狱,逼他服毒自尽。王宇的妻子怀了孕,也被关在狱中,等她生下孩子后,便将她杀害。
甄邯等人禀告太皇太后,太后下诏说:“安汉公身处周公之位,辅佐年幼的皇帝,却能像周公诛杀管叔、蔡叔那样,不因为私情而损害大义,我非常赞赏!”王莽趁机将卫氏家族成员全部杀光,只留下了卫太后。吴章被腰斩,尸体在东市门口被分裂示众。
吴章原本是当时的着名儒者,门下弟子众多,有一千多人。王莽却认为他们是恶人的同党,一律禁止他们做官。这些弟子为了避祸,纷纷改拜其他老师。平陵人云敞当时担任大司徒掾,主动上书表明自己是吴章的弟子,收殓吴章的尸体抱回家中,装棺下葬,京城的人都称赞他的义举。
王莽借着吕宽案件,大肆追查所谓的同党,把平日里厌恶的人全都牵连进来,一并诛杀。元帝的妹妹敬武长公主,向来与丁氏、傅氏交好,王莽专权后,她又多次非议王莽;红阳侯王立,是王莽的长辈;平阿侯王仁,向来刚直不阿。王莽都假托太皇太后的诏书,派使者逼迫他们自尽,却禀告太后说公主是突然暴病而亡。太后想去吊丧,也被王莽极力劝阻。
甄丰派使者乘坐驿站马车,查办卫氏党羽。各郡国的豪杰,以及朝中忠诚正直、不愿依附王莽的大臣,都被诬陷罪名而惨遭杀害。何武、鲍宣,还有王商的儿子乐昌侯王安,辛庆忌的三个儿子护羌校尉辛通、函谷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南郡太守辛伯等人,都因此丧命。此次事件死者多达数百人,举国震惊。北海人逄萌对朋友说:“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伦理纲常都断绝了,再不走,灾祸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他摘下帽子挂在东都城门上,回到家中,带着家属渡海,到辽东去隐居了。
王莽把精通礼仪的少府宗伯凤召来,让他讲解过继他人为后嗣的道理,还让公卿、将军、侍中及朝中大臣都来听讲,表面上是想在朝廷内部教育天子,实际上是想堵住百姓的悠悠之口。
在此之前,秺侯金日磾的儿子金赏、都成侯金安上的儿子金常,都因为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王莽让金日磾的曾孙金当、金安上的孙子京兆尹金钦,继承他们的封爵。金钦却认为:“金当应该为他的父亲、祖父立庙,让大夫主持对金赏的祭祀。”甄邯当时也在场,在朝堂上大声斥责金钦,还弹劾他:“金钦诬蔑祖先,不孝且大不敬。”金钦被投入监狱,自杀身亡。甄邯因维护朝纲,不徇私情,忠孝表现尤为突出,被增加封邑一千户。朝廷又封金安上的曾孙金汤为都成侯。金汤受封当天,都不敢回家,以此表明过继为后嗣的大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