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在陋室墙壁上投下林羽微微颤抖的身影。他的全部心神,都已沉浸在那张古老的兽皮残卷,以及心湖中那因共鸣而泛起涟漪的星核微光之上。
他小心翼翼地,将意念如同最轻柔的触须,再次探向那刚刚产生感应的扭曲符号。这一次,他不再试图用肉眼去“看东”,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星核与符号之间那若有若无的“联系”上。
星核的颤动已然平息,但当他意念锁定那个符号时,能清晰地感觉到,星核明灭的节奏,似乎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言喻的变化。仿佛沉睡的巨兽,在梦中嗅到了熟悉的气息。
同时,那兽皮上的符号,在他“感知”中,也仿佛褪去了一层尘埃,虽然依旧不明其意,但其笔画走向、结构转折间,似乎隐隐透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一种与他体内能量流转轨迹、与“观星者基础冥想法”引导的意念轨迹,有着某种遥远而模糊的相似性!
这并非文字,更像是一种……承载着特定信息的“能量纹路”或“法则片段”!
这个发现让林羽呼吸急促。他强压下立刻研究所有符号的冲动,而是如同最耐心的工匠,将第一个产生感应的符号,其每一道转折、每一个弧度,都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反复观摩,体会着那丝微妙的韵律。
随后,他才将目光移向残卷上的其他符号,并分出一缕意念,时刻感应着心湖星核的变化。
大部分符号,星核都毫无反应,如同死物。但当他看到第三个、第七个以及角落里一个几乎被磨损殆尽的符号时,星核都再次出现了那种极其轻微、转瞬即逝的颤动!
这三个符号,与第一个一样,在他感知中带着独特的韵律感!
林羽心中了然。这份残卷上,并非所有内容都与“观星者”相关,只有这四个特殊的符号,才是关键!它们像是某种钥匙,或者某种基础单元,只有身具同源力量(星核碎片)的人,才能初步感知其不凡。
他将这四个符号的形状、位置以及旁边模糊的注解(虽然看不懂,但也一并记下)牢牢记住。然后,他才开始着手老掌柜交代的“整理”工作——即用清晰的笔迹,将这些残破卷宗上的内容,尽可能原样誊录下来。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很多卷宗破损严重,字迹模糊不清,甚至还有虫蛀的孔洞。他需要凭借想象力和逻辑去推测缺失的部分,但又必须严格遵守老掌柜“保持原貌”的要求,不能随意篡改。
在誊录那些星核毫无反应的普通内容时,他进展尚可。但每当遇到那四个特殊符号,或者卷宗中偶尔出现的、与星辰、古史、奇异能量相关的描述时,他的速度就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需要反复核对,仔细感应。
时间就在这专注而缓慢的抄录中流逝。接下来的几天,林羽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陋室、墨香斋两点一线。他白天在书铺角落安静抄录,晚上则在油灯下反复揣摩那四个符号,并尝试运转基础冥想法,观察星核在感应到符号韵律时的细微变化。
他发现,当自己在心中观想那四个符号的韵律时,星核明灭的频率会稍微加快一丝,能量循环似乎也顺畅了微不可察的一点点。虽然效果远不如直接观想星空,但这无疑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更具体的辅助修炼途径!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不同卷宗中零星出现的类似描述,以及那四个符号在不同语境下(根据旁边勉强能辨认的普通文字推测)可能代表的含义,他对于“观星者”这个可能存在过的文明,有了更加模糊却又具体的认知。
他们似乎精于观测星辰,能够引动星辰之力;他们拥有独特的记录知识的方式(可能就是这种符号);他们的造物(如星核碎片)拥有不可思议的伟力;他们可能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变故(大崩塌?),导致文明断绝,只留下些许残片散落天地间……
这些认知如同拼图,虽然依旧残缺,却让他不再是完全盲目地摸索。
这天,他正在整理一份材质特殊、似帛似纸的残卷,这份残卷保存相对完好,上面绘制着一幅简陋的星图,旁边用那种暗红色颜料标注着大量扭曲符号和少量他能看懂的古体字。
星图十分陌生,与他所知的任何星座都对不上,仿佛描绘的是另一片星空。但当他目光扫过星图下方一行较大的古体字注解时,瞳孔猛地收缩!
那行字是:《观星录注疏·残七》!
观星录!
这个名字,与他脑海中“观星者”的称谓如此契合!这很可能就是“观星者”遗留的典籍!
他心脏狂跳,连忙仔细阅读旁边的其他注解。可惜,大部分内容依旧由那种特殊符号构成,他能看懂的只有零星几个词汇:“……轨……偏移……蚀……能量潮汐……警示……”
虽然无法理解全篇,但“能量潮汐”、“警示”这样的词汇,结合星图,不难想象这或许是在记录某种星辰运行的规律及其带来的影响,甚至是……某种预言或警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