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耳骨还在嗡嗡作响,那是反物质引擎过载时的共振余波。
他最后看到的是月球基地观测窗上蔓延的蛛网裂痕,再睁眼时,睫毛上挂着的不是冷却液冰晶,而是带着泥土腥气的露水。
“紧急供氧失效?”他下意识摸向头盔接口,指尖触到的却是粗糙的兽皮——这不是舱外航天服的材质。
周围是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树木的枝干呈现出奇异的螺旋结构,叶片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冷光,叶脉纹路像极了电路板的铜箔走线。
手腕上的量子导航仪还在闪烁,屏幕裂痕中渗出的蓝绿色液体在落叶上晕开,形成规则的六边形图案。
残存的全息投影断断续续显示着数据:“坐标锁定:未知大陆……时间锚点:公元前31世纪……检测到高强度生物电场……”
公元前31世纪?青林的目光被树干上的刻痕吸引——那些不是自然形成的纹路,放大后能看到纳米级的基因序列图谱,其中一段与他参与破解的古人类DNA片段完全吻合。
他用指甲刮下一点树皮粉末,导航仪的物质分析仪突然启动:“检测到人工合成碱基对,含氧量31%,碳十四衰减异常……”
人工合成?青林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个时代的地球,不该存在基因编辑的痕迹。
一阵规律的敲击声从林间传来,不是野兽的嘶吼,更像是某种信号。青林拨开蕨类植物的叶片,看到一个身披藤甲的身影正跪在一块巨石前,手里拿着骨针在岩壁上刻画。藤甲的缝隙里露出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铜色,后颈处有一个淡青色的印记,形状像片展开的树叶。
“外来者?”身影转过身,声音带着奇异的回响。他的眼睛是浅琥珀色的,瞳孔周围有一圈细密的纹路,转动时能折射出与导航仪同源的蓝光。手里的骨针不是普通兽骨,针尖镶嵌着透明的晶体,在阳光下泛着荧光。
青林注意到他腰间挂着的皮囊,里面露出几株从未见过的植物,根茎处有金属光泽的结节——那是基因融合的特征。“我是……迷路的旅人。”他故意让导航仪暴露在对方视线里,“这东西坏了,你认识吗?”
身影的目光在导航仪上停留了很久,浅琥珀色的瞳孔突然收缩:“这是‘生命记录仪’,拘留孙世尊说过,只有‘种子守护者’能使用。”他收起骨针,指了指巨石上的刻痕,“我在记录‘稻种’的生长数据,上周的基因突变更稳定了。”
拘留孙?青林的呼吸骤然停滞。佛教典籍中记载的过去七佛之一,拘留孙佛?传说他曾在世间传授“种殖之法”,难道所谓的“种殖”,竟是基因改良技术?
“拘留孙……在哪里?”
“在‘药叉城’。”身影指向密林深处,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被能量罩笼罩的建筑群,“世尊正在完善‘万灵图谱’,要让所有植物都能抵抗‘赤雾’。”他的指尖在岩壁上划出一道光痕,光痕里浮现出赤红色的雾气吞噬森林的景象,“三年前,赤雾从地心涌出,所有原生植物都枯死了,只有世尊培育的‘改良种’能活下来。”
导航仪突然发出一阵蜂鸣,屏幕上闪现出三维模型:赤红色的气溶胶正在侵蚀臭氧层,地面上的植被呈现出基因崩溃的特征,唯有被能量罩保护的区域存在绿色。模型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生态修复计划:拘留孙方案,启动于公元前3127年。”
他们沿着林间的轨道前行——那轨道不是人工铺设的,而是树木的根系自然缠绕形成的,木质纤维中嵌着导电的菌丝,组成天然的电路。身影自称“阿若”,是拘留孙的弟子,负责外围的基因采样。他告诉青林,那些螺旋状的树木是“信息树”,能通过根系传递数据,岩壁上的刻痕其实是基因序列的可视化记录。
穿过能量罩的瞬间,青林感觉像是穿过一层温水。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所谓的“药叉城”不是石砌的堡垒,而是由活体植物构成的建筑群——树干组成的穹顶能自动调节透光率,藤蔓编织的桥梁会随行人重量调整承重,地面覆盖着会发光的苔藓,照亮了下方流动的营养液管道。
城中的居民穿着与阿若相似的藤甲,后颈都有树叶状的印记。他们正在进行的“劳作”,实则是精密的基因实验:有人用晶体针提取花朵的基因片段,注入旁边的果实;有人将不同植物的根系对接,接口处立刻长出白色的愈合组织;甚至连孩童都在玩一种拼插游戏,用植物块茎拼出的图案,竟是DNA双螺旋结构。
“这是‘共生系统’。”阿若的声音带着自豪,“植物提供居所和食物,我们负责记录它们的基因数据,通过信息树传递给拘留孙世尊。”他指向城市中心的巨树,那树的树冠呈完美的半球形,每个叶片都是一块透明的培养皿,里面孕育着不同形态的胚胎,“那是‘母本树’,所有改良种的基因都源自它。”
青林的导航仪显示,母本树的基因序列中,包含着从藻类到裸子植物的所有遗传信息,像是一个巨型基因库。而树顶的能量场,与地球磁场的频率完全同步——这是在利用地磁场维持基因的稳定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