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靴底踏碎第七十七块石英晶体时,宇航服的警报系统终于爆发出刺耳的尖啸。定位数据疯狂跳动,青林被一股狂暴的时空乱流拽进了更诡异的坐标:东经119°,北纬34°,地质年龄显示为全新世,而能量读数却突破了星际联盟的安全阈值,像有团活火在岩层深处燃烧。
他蹲下身,指尖的分子探测器刺入地面。分析结果让喉结剧烈滚动:石英晶体中含有99.9%的超纯硅,其晶格结构呈现出完美的正十二面体——这是人造量子计算机的特征结构;更骇人的是晶体缝隙间渗出的微光,光谱分析显示那是处于叠加态的氢原子,这种微观粒子的量子纠缠效应,通常只出现在黑洞边缘的极端环境中。
一阵腥风突然从峡谷深处袭来。青林猛地转身,等离子步枪已在手中蓄能,却在看清那道跃出云层的身影时,连指尖的神经都僵住了——那是只金毛猿猴,身高近丈,头戴紫金冠,身披锁子甲,一双火眼金睛在日光下折射出幽蓝的光。最让他脊骨发凉的是对方手中的铁棒,通体乌黑,两端镶嵌的金环正在释放肉眼可见的引力波,将周围的空气扭曲成涟漪状。
"何方妖孽,敢闯俺老孙的地盘?"那猿猴的声音像惊雷滚过峡谷,古汉语的发音通过翻译器炸响在耳麦,"穿的倒是稀奇,倒像太上老君炼丹炉里跑出来的铜疙瘩。"
青林的传感器在疯狂报警:目标生物的肌肉密度是银背大猩猩的27倍,神经传导速度超过光速的0.01%,而那双眼眸的视网膜上,竟覆盖着一层石墨烯基的量子薄膜——这是星际联盟最新锐的战术头盔才有的配置。当对方的铁棒指向他时,步枪的能量核心突然过载,枪管烫得能煎熟鸡蛋。
"我是...星际观测员。"青林启动伪装程序,银白色的宇航服迅速转化为粗布僧袍的纹理,"飞行器失事,误入贵地。"他刻意避开了"穿越"这个词,生怕触发更可怕的存在。
猿猴冷笑一声,铁棒在掌心转了个圈,带起的气流竟在地面犁出五道深沟。"观测员?"他突然瞬移到青林面前,速度快到留下残影,"那你可知俺老孙这如意金箍棒的来历?"没等青林回答,他已将铁棒塞进对方手里,"掂掂看,这可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浅深的定子。"
青林只觉手腕一沉,传感器显示这根碗口粗的铁棒重达7.5吨,却能被对方轻易玩转。更诡异的是棒身的分子结构——表层是高密度碳纳米管,核心却是处于量子叠加态的中子星物质,既能坍缩成米粒大小,也能延展至万米长度,完全违背了质能守恒定律。
"定海神针..."青林的声音发颤,记忆库中突然调出无数神话记载,"您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那猿猴仰头大笑,震得崖壁落下碎石:"算你有眼光!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老孙!"他突然凑近,青林能闻到他身上的松果清香与臭氧的味道,"不过你这僧袍底下的铜皮铁骨,倒像是灵山脚下那伙机器人的路数。"
机器人?青林的数据库瞬间沸腾。他这才意识到,眼前的孙悟空绝非神话传说中的妖猴,而是某种高维文明创造的生物兵器,或者说,是被宇宙法则选中的"异常点"。
跟着孙悟空钻进水帘洞时,青林见识了第一个奇迹。洞顶悬挂着数千根石钟乳,每滴坠落的水珠都在半空分解成氢氧原子,再重组为甘甜的泉水。而洞壁的石画上,竟用激光雕刻着星系运转的轨迹,其中一幅与他飞船的星图完全吻合——包括那处导致他失事的时空裂隙。
"这些画是俺老孙闲来无事刻的。"孙悟空用金箍棒敲了敲石壁,石画突然亮起,化作全息星图,"你看那片星云,五百年前俺去摘过蟠桃,那里的桃子熟一次要三千年。"
青林的传感器捕捉到惊人数据:石钟乳的滴水频率稳定在每秒3.次,恰好是圆周率的前六位;而全息星图的分辨率达到了10^-35米,这是量子理论中的普朗克长度,意味着洞壁的石材中,藏着一台超越人类理解极限的超级计算机。
夜里,当青林偷偷启动应急通讯器时,整个水帘洞突然陷入量子迷雾。他看到无数个自己在洞中走动:有的在调试设备,有的在与孙悟空对谈,有的正被金箍棒追打——这是典型的量子叠加态坍缩现象,通常只出现在黑洞视界边缘。
"别费劲了。"孙悟空啃着野果从迷雾中走出,指尖弹出一个量子泡沫,里面正上演着他大闹天宫的场景,"这花果山被俺老孙布了量子云,寻常的电波信号传不出去。当年二郎真君的天眼,都看不透这里的虚实。"
青林这才注意到,洞顶的石钟乳排列成某种拓扑结构,每个顶点都对应着一颗恒星的位置。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实际上是在扫描周围的量子场扰动——这双眼睛能看穿幻象,本质上是能观测到微观粒子的量子态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