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默将那些从平行时间线“借”来的、闪烁着“可能性”微光的关键参数,通过灵能链接瞬间分发出去时,他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同时观看成千上万场不同结局电影的观众,而且每场电影还都是快进加碎片化剪辑的。
信息洪流再次冲击着他本已不堪重负的意识核心,但这一次,不再是“守护者-07”那种系统性的知识灌输,而是无数种“如果”构成的、充满了矛盾与随机性的命运交响曲。
碎片一:【“艺术就是爆炸”小队 - 可能性#7341(成功引爆)】
他“看”到:
冲锋路径并非直线,而是在一片密集的规则扭曲光辉中,进行了一次看似毫无意义、甚至会增加暴露风险的微小“Z”字折返。正是这个折返,恰到好处地避开了一道原本会精准命中队伍核心的、来自侧翼隐匿炮台的扫描。队伍成员操控的机器人以极其狼狈的姿态,连滚带爬,甚至有个家伙因为动作太猛把自己的一条机械臂给甩飞了,却奇迹般地穿过了最危险的火力网,成功贴近了那个巨大的支撑节点。“艺术就是爆炸”狂笑着(脑补),启动了“猩红源能”炸弹……暗红色的毁灭光球膨胀开来,吞噬了节点基部,引发了一连串剧烈的能量殉爆,导致逻辑统领所在的整个平台都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和震动!
碎片二:【“艺术就是爆炸”小队 - 可能性#9188(惨烈失败)】
他“看”到:
队伍按照常规最优路径直线冲锋,速度更快,阵型更佳。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进入投弹范围时,逻辑统领似乎早已预判,平台底部突然打开数个发射口,射出数道并非规则扭曲、而是纯粹物理冲击的能量矛!这些能量矛精准地贯穿了冲锋路径,将整个小队连同他们携带的“猩红源能”炸弹凌空打爆,化作了一团短暂而绚烂的烟火,未能伤及节点分毫。
碎片三:【工程组 - 可能性#225(修复成功)】
他“看”到:
玩家工程师们手忙脚乱,但在接收到“C-A-B”接驳顺序后,虽然嘴里骂骂咧咧“这什么鬼顺序”,却依旧照做了。当他们将最后一根能量导管接驳到C端口时,整个残破的能源中枢发出一阵沉闷的嗡鸣,原本黯淡的能量指示条猛地跳动了一下,恢复了大约15%的供能!基地核心区域的防御力场瞬间明亮了一丝,几台濒临停摆的自动炮塔重新充能,加入了反击序列。
碎片四:【工程组 - 可能性#667(修复失败,爆炸)】
他“看”到:
玩家们坚持使用常规的A-B-C顺序,但在接驳B端口时,由于之前战斗造成的隐性损伤,能量回路过载,引发了连锁爆炸!不仅整个能源中枢彻底报废,还波及了附近的几名工程师和一座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弹药库,造成了二次灾难。
碎片五:【干扰组 - 可能性#112(偏转成功)】
他“看”到:
一名ID为“随缘扔雷”的玩家,在接收到“提前0.3秒”的指令后,想都没想就凭着感觉(他自称是“命运的指引”)把干扰球扔了出去。那球体划出一道歪歪扭扭的弧线,在规则扭曲光辉即将命中一座关键通讯塔的前一刻,恰好撞在了光辉的边缘!没有完全偏转,但让光辉的轨迹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大约0.5度的偏移!就是这0.5度,让毁灭性的光束擦着通讯塔的边缘掠过,只削掉了一层外装甲,保住了至关重要的指挥链路!
碎片六:【干扰组 - 可能性#443(干扰无效)】
他“看”到:
干扰球按照常规计算的最佳时机和角度投出,却如同石沉大海,被规则扭曲光辉轻易同化、湮灭,未能造成任何影响。通讯塔在光辉中化为虚无。
……
无数这样的碎片在陈默意识中生灭。成功的可能性往往伴随着看似不合理甚至滑稽的操作,而失败的结局则充满了符合逻辑的必然。这让他深刻体会到,“第四天灾”们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混沌行为,在对抗绝对理性的逻辑统领时,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而当他将“目光”投向逻辑统领本身的可能性时,看到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那是一片近乎绝对的、深沉的“黑暗”。代表着逻辑统领行动轨迹的可能性光带,几乎全部汇聚成一条笔直、稳定、散发着冰冷光泽的主干道,象征着其行为的高度可预测性和基于绝对计算的必然性。在这条主干道周围,只有极其稀少、微弱、如同萤火虫般闪烁的“瑕疵”光点。
这些“瑕疵”,并非逻辑统领犯了错误,而是其庞大计算系统中,因外部变量输入、内部资源调度、或者某些极限状态下产生的、极其短暂的“不确定性窗口”。
陈默锁定了其中一个即将出现的“瑕疵”光点——根据可能性碎片的显示,那是在逻辑统领发动下一次、更强大的范围性“规则格式化”攻击前,由于其需要调动大量算力进行攻击校验和能量引导,会导致其对外部“微弱变量”的监控和反应速度,出现一个持续时间可能不足0.01秒的、微不足道的延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