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保卫战”的胜利,如同一阵飓风,迅速席卷了破碎星环的外层码头区。
消息传播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核心内容惊人一致:那个新来的、成了工匠协会客卿顾问的神秘“铁皮佬”,不仅自身实力强悍,手下更有一批不怕死、数量众多的“机械傀儡”!连那些装备精良、看起来就不好惹的黑甲追猎者都在他们手上吃了瘪,被迫撤退!
这消息让许多原本对陈默和他那块新地盘抱有想法的大小势力,都暗自掂量起来。毒牙帮更是彻底偃旗息鼓,疤脸辛奇据说听到消息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天没出来。在星环底层,实力是唯一的通行证,陈默用一场干净利落的反击,初步立住了脚跟。
然而,陈默自己却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感到了更深重的危机。
战斗结束后,他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善后工作中。
首先是玩家的“损失”。三台机器人被彻底击毁,里面的玩家意识强制断线,“灵魂印记”受损,需要消耗能量在“篝火”协议核心的备份库中进行修复。另外还有多台机器人不同程度受损,需要维修。这笔能量和材料的开销,让本就不富裕的基地财政雪上加霜。
其次是基地的防御漏洞。这次追猎者能悄无声息地摸到这么近的距离,说明现有的外围警戒和屏蔽措施还远远不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追猎者背后的势力。这次他们只是试探性攻击,派来的可能只是外围人员。下一次,来的会是什么?更强的个体?更先进的装备?还是……更庞大的数量?
“不能坐以待毙。”陈默意识核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他首先利用从战场上收集到的追猎者装备碎片(主要是能量枪的零件和护甲碎屑),通过“源初之种”进行深度解析。他发现,这些装备的技术层级确实很高,能量利用效率、材料强度都远超星环底层的平均水平,其内部蕴含的能量签名带着一种冰冷的、高度标准化和逻辑化的特征,与“研究所”的风格隐隐吻合。
“果然是它们……”陈默心情沉重。虽然早有猜测,但证实了追猎者来自“研究所”,压力依旧巨大。这个横跨多个星域、行事风格霸道诡异的庞大组织,是目前的他绝对无法正面抗衡的。
“必须隐藏的更深,发展的更快!”
他调整了基地的发展策略。资源采集和基础建设不能停,但优先级必须向防御和隐蔽性倾斜。
他设计了一套更复杂的、基于能量感应和物理触发的预警系统蓝图,将其拆解成任务发布给玩家。玩家们对于参与建设“自家”防御设施热情极高,尤其是在经历了“保卫战”之后,那种参与感和归属感空前强烈。
同时,他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利用“源初之种”和收集到的材料,小范围地扭曲和遮蔽基地周边的空间信号与能量波动,使其在常规扫描下更像是一堆无意义的废墟杂波。这需要极高的能量操控技巧和对空间规则的初步理解,进展缓慢,但方向正确。
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忘记“开源”。与老约翰合作的“废料回收”业务必须尽快走上正轨。
在老约翰的牵线下,陈默(披着马甲)见到了一个名叫“铜须兄弟会”的小型矮人(类矮人种族)作坊主。这些矮人对金属冶炼和基础零件制造有着天生的热情,是码头区底层金属材料的主要消化者之一。
双方一拍即合。陈默以略低于市场价但稳定的价格,向铜须兄弟会提供经过玩家初步分拣和熔炼的标准金属锭。而铜须兄弟会则用星晶,或者他们作坊出产的一些质量不错的工具、标准零件作为支付。
第一笔交易很快达成。当玩家们操控着工程机器人,将第一批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标准锭运送到铜须兄弟会的作坊时,那些矮人工匠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纯度稳定的低级金属锭!这得是多么高效和标准化的分拣熔炼流程才能做到?
“合作愉快!陈先生!”矮人作坊主,一个胡子编成无数小辫、名叫格隆·铜须的壮汉,用力拍着陈默的马甲(发出哐哐声),满脸红光,“以后你们的货,我们全要了!价格好商量!”
稳定的收入来源终于建立!虽然利润微薄,但如同久旱甘霖,极大地缓解了基地的能量危机,也让陈默有了继续招募更多玩家(扩大生产)的底气。
基地在玩家们日以继夜的“爆肝”下,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防御预警系统初步建立,熔炼车间日夜轰鸣,一座简易的零件加工厂也开始搭建。船坞内部不再空旷,各种功能区域被划分出来,虽然依旧简陋,但已初具一个小型前进基地的雏形。
玩家们的贡献点账户开始充盈,第一批“消费”热潮也随之而来。陈默适时地上线了“贡献点商城”,里面提供各种工程机器人的“皮肤涂装”(改变外观颜色和标记)、基础的“工具升级模组”(提升采集和建造效率)、以及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蓝图(比如一个用废弃零件拼装的、可以模拟简单投影的“休息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