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那身破破烂烂的侦察机“马甲”,陈默操控着【虚空龟速爬行术】,如同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颤颤巍巍地驶入了破碎星环的外层码头区。
刚一进入星环的“引力圈”(并非真正引力,而是一种空间锚定效应),一股混杂着无数信息、能量波动和物理噪音的洪流便扑面而来,差点把陈默的感知模块干过载。
“我滴个乖乖……”陈默感觉自己像是从寂静岭一下子跳进了春节前夕的火车站广场,还是加了赛博朋克和星际科幻特效的那种。
放眼“望”去,所谓的码头区,其实就是星环巨大残骸外部延伸出来的、无数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平台和接口。有些平台规整有序,停靠着造型流畅、能量护盾熠熠生辉的高级舰船,穿着制服的地勤人员(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种族)忙碌地操作着机械臂进行补给和维护。
但更多的,是像他现在所处的这种“贫民窟”码头:平台边缘锈迹斑斑,连接通道吱呀作响,停泊的飞船五花八门,从比“硬石头号”还破旧的采矿船,到看起来像是用垃圾拼凑出来的“缝合怪”飞船,应有尽有。空气中(能量场中)弥漫着机油、未知化学制剂、生物排泄物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和暴力气息。
各种频率的噪音充斥着他的接收器:
“新鲜出炉的泽塔星苔藓!富含生命能量!最后一个单位,只要五十标准星晶!”
“黑鼠帮招人啦!待遇从优,日结!有胆你就来!”
“维修!维修!专业维修各种能量武器、义体、飞船引擎!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滚开!你这肮脏的格鲁特虫!再靠近老子的船就用等离子焊枪给你洗澡!”
……
语言五花八门,大部分是他刚学会的【标准星际通用语(振动波基础版)】的各种口音变体,还夹杂着许多他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和种族语言。信息流里充满了夸张的吹嘘、直白的威胁、低声的密谋和痛苦的呻吟。
“好家伙,这用户体验,堪比十年前那些充斥着虚假广告和私服弹窗的垃圾页游……”陈默内心吐槽,同时小心翼翼地操控着“侦察机马甲”,躲避着横冲直撞的小型运输艇和看起来就不怀好意、在阴影处窥探的……各种意义上的“街溜子”。
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搞到“星晶”——这里的硬通货。没有星晶,他连最基础的“停泊费”都交不起(刚才进入码头区时,一个懒洋洋的、像是某种甲壳类生物的治安官——或者说收税员——已经用粗鲁的振动波通知他了,24个标准星环时内必须缴纳最低标准的停泊费,否则将被“清理”)。
其次,他需要情报。关于星环更具体的情况,关于哪里可以安全(相对)地获取星晶,关于那个“工匠协会”的消息,以及……任何关于“研究所”或者追猎者的风声。
“开源节流,情报先行……”陈默念叨着他那套社畜生存法则,开始像个人形(机形?)扫描仪,在嘈杂的码头区缓慢移动,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他“听”到几个看起来像是老油条的拾荒者在抱怨某个“遗迹坑”最近被“裂爪佣兵团”控制了,进去就得交七成的收获。
他“看”到一场发生在两个摊位之间的、因为价格纠纷引发的小规模械斗,胜利者得意洋洋地搜刮着失败者的货物,而周围的看客(包括那个甲壳类治安官)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他注意到一些穿着统一、带有齿轮与火焰标志徽章的人(“工匠协会”成员)经过时,周围大多数人都会自动让开道路,眼神中带着敬畏(或嫉妒)。
信息杂乱,但有用的也不少。陈默初步总结出几条快速获取星晶的途径:
1. 卖苦力:去码头装卸区,或者某些需要临时人手的矿队、建筑队。优点是门槛低,缺点是收入微薄,且容易被克扣甚至遭遇危险。对于他一个“意识体”来说,纯物理苦力不太现实。
2. 卖资源:像克拉格人一样,去虚无之海或者某个未被完全开发的“遗迹区”挖矿/拾荒。优点是收益可能高,缺点是风险巨大,需要本钱(工具、飞船)和实力,而且容易被人黑吃黑。
3. 卖技术/服务:维修、制造、净化、医疗……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哪里都饿不死。陈默评估了一下自己,维修制造需要实物工具和材料;医疗……他不懂外星生物学;净化?他想起“源初之种”似乎对能量有一定的梳理和纯化作用,但效果如何,需要验证。
4. 卖情报:将他从各个文明残骸中获取的知识碎片,有选择地出售。这是他的优势项目,但需要找到合适的买家,并且要确保情报的价值和自身的安全。
5. 刀口舔血:加入某个帮派或佣兵团,或者自己去接一些“灰色”任务。来钱快,死得更快,PASS。
“看来,短期内最可行的,是结合‘卖技术/服务’和‘卖情报’。”陈默思忖着,“‘源初之种’的净化能力可以尝试一下,而我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知识,总有一些是对某些人有用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