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雨季结束,未停的牵挂
林未晚把最后一盆新到的“乙女心”从快递箱里取出来时,窗台上的绿萝正垂着湿漉漉的叶子。连续半个月的梅雨季终于结束,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落在玻璃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落在她刚换的浅米色亚麻桌布上。
她伸手擦掉窗台上的水渍,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忽然想起昨夜加班回家时的场景。巷口的老桂树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墨绿色的叶子上挂着水珠,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打湿了她的帆布包。当时她走得急,没注意到树底下蜷缩着一只三花猫,直到那团毛茸茸的小东西蹭到她的脚踝,发出细弱的“喵呜”声,她才停下脚步。
“饿了吧?”林未晚蹲下来,摸了摸猫背上的毛,雨水让毛发结成一缕一缕,像被打湿的棉线。她从包里翻出早上没吃的三明治,撕成小块放在手心,看着小猫小心翼翼地凑过来,粉色的鼻子动了动,然后大口吞咽起来。路灯的光刚好落在小猫的眼睛上,琥珀色的瞳孔里映着她的影子,像藏了两颗小小的星星。
此刻阳光正好,她找出家里的旧纸箱,铺上干净的毛巾,在里面放了猫粮和水,轻轻放在阳台的角落。做完这一切,她转身走进书房,目光落在书桌右上角的相框上。相框里是她和苏晓在“晚砚面馆”门口的合影,照片里苏晓举着一碗馄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而她穿着米白色的针织衫,领口别着那枚常春藤胸针,背景里的木招牌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消息:“未晚,你上次设计的社区花园方案通过啦!居委会主任说下周就要动工,让我们去现场对接一下细节。”后面跟着一个兴奋的表情。林未晚笑着回复“好啊”,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顺便去面馆吃荠菜馄饨?”
放下手机,她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点开社区花园的设计图。图纸上的老街区被重新规划,保留了原来的青石板路和斑驳的砖墙,在巷口的位置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喷泉,周围种着一圈桂花树。而在广场的角落里,她画了一片常春藤,沿着旧墙攀爬,旁边标注着“适合发呆的角落”——就像她阳台的花架,就像“未晚亭”的亭柱旁,那些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
她想起上周去老街区调研时的场景。那天刚下过雨,青石板路湿滑,她踩着高跟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巷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坐在自家门口择菜,看见她手里的图纸,笑着招呼她:“姑娘,是来设计花园的吧?”林未晚点点头,在老奶奶身边坐下,听她讲起老街区的故事。“以前啊,这条巷子里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摆着小桌子,夏天的时候一起吃西瓜,冬天的时候围着火炉聊天。”老奶奶的眼里闪着光,“要是能在巷口弄个广场,我们这些老人就能一起跳广场舞啦!”
林未晚当时认真地在图纸上记下老奶奶的话,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自己刚回国时,对这个城市还很陌生,是苏晓带着她走遍了大街小巷,是面馆的老板记住了她爱吃荠菜馄饨多放葱花,是老巷里的邻居会在她加班晚归时,给她留一盏门口的灯。这些细碎的温暖,像雨季里的阳光,一点点照亮了她的生活。
中午的时候,林未晚接到了设计院院长的电话,让她下午去参加一个关于旧建筑改造的会议。她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上一身干练的职业装,出门前特意在领口别上了那枚常春藤胸针。走到巷口时,她看见那只三花猫正趴在纸箱里晒太阳,肚子鼓鼓的,看起来很满足。她忍不住蹲下来摸了摸小猫的头,小猫懒洋洋地蹭了蹭她的手,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好好看家哦。”林未晚笑着站起身,转身走向地铁站。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风里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是巷口的老桂树又开了。她想起去年秋天,顾时砚在这里帮她捡过被风吹落的围巾,当时他穿着深灰色风衣,弯腰捡围巾的动作很轻,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的发梢,像镀了一层金边。但现在,她的心里没有了之前的酸涩,只剩下淡淡的释然。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抚平一切,那些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思念,慢慢变成了生命里的一道风景,虽然存在,却不再让人难过。
会议开了一下午,林未晚在会上提出的关于旧建筑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散会的时候,院长拍了拍她的肩膀:“未晚,你最近的设计越来越有温度了,继续加油。”她笑着道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种感觉,和当初“未晚亭”的设计得到甲方认可时截然不同,那时她心里总会空一下,想起顾时砚的创意,而现在,她清楚地知道,这些设计里的温度,来自于她对这个城市的热爱,来自于那些温暖过她的人。
走出设计院时,天已经快黑了。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路去了老街区。夕阳把老墙染成了橘红色,几位老人坐在门口聊天,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她走到之前调研时遇到的那位老奶奶家门口,老奶奶看见她,热情地招呼她:“姑娘,快来坐!我刚煮了绿豆汤,清热解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