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跨年夜晚,倒计时的孤独
林未晚下班时,写字楼楼下的路灯已经亮了。灯杆上缠绕的红色灯带蜿蜒成串,街角的便利店门口挂着“跨年特惠”的海报,连晚风里都裹着几分热闹的气息——明天就是元旦,今晚是跨年夜。
苏晓中午就发来消息,说晚上约了几个朋友去江边广场倒计时,让她一起。林未晚当时盯着消息框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回了句“今晚要整理新项目资料,就不去啦”。不是真的忙,只是不太习惯这样的热闹。以前总觉得人多的地方温暖,可自从顾时砚走后,她反倒怕了那些喧嚣——别人的热闹衬着自己的空,会像针一样扎得人难受。
她没打车,沿着人行道慢慢走。路边的商铺大多挂着彩灯,玻璃橱窗里摆着倒计时钟,电子屏上的数字跳动着,提醒着时间在一分一秒靠近新年。路过一家饰品店时,橱窗里的小摆件吸引了她的目光——是两个穿着羽绒服的小玩偶,手牵着手站在雪地里,旁边立着个迷你倒计时牌,上面写着“3小时20分”。
林未晚停下脚步,指尖无意识地蹭过冰冷的玻璃。以前跨年夜,她和顾时砚也喜欢这样凑着热闹。有一年他们挤在市中心的广场上,人多得肩挨着肩,他怕她被挤到,一直把她护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说话时的热气落在她耳朵上:“等会儿倒计时,我数到一,你就闭眼。”她当时问为什么,他没说,只是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后来倒计时声响彻广场,她听话地闭眼,下一秒就被他轻轻吻住,周围的欢呼和烟火声都成了背景,只有他唇上的温度真实得发烫。
那天晚上回家的路上,他牵着她的手,雪刚停,月亮挂在天上,把路面照得发白。他忽然说:“以后每年跨年夜,我都要这样给你倒计时。”她当时笑着捶他,说“肉麻”,心里却甜得像含了块糖,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姑娘,要买吗?这玩偶是今天刚到的,跨年送朋友正好。”店员的声音从店里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未晚回过神,摇了摇头,轻声说了句“谢谢”,转身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两个小玩偶还站在橱窗里,手牵着手,像是永远不会分开。她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脚步快了些,像是要逃离什么。
回到家时,屋里黑漆漆的。她没开灯,径直走到阳台,靠着栏杆往下看。小区里的不少住户都亮着灯,有的窗户里能看到人影晃动,大概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有的阳台挂着彩灯,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提前庆祝。她想起以前在老家,跨年夜总会和顾时砚一起做饭,他洗菜,她切菜,偶尔打闹着把面粉抹在对方脸上,最后端着两盘家常菜,坐在阳台上边吃边等倒计时。那时候阳台没装暖气,他会把她的手揣进他的口袋里,说“等明年,我们换个带暖气的房子,让你冬天也能在阳台吃雪糕”。
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解锁屏幕,下意识地点开了通讯录。指尖在“顾先生”那个名字上停了很久,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明明灭灭。她记得去年跨年夜,她也是这样盯着这个名字,最后发了条“跨年快乐”,却直到凌晨都没等到回复。后来才知道,那天他在外地赶项目,手机没电关机了,等充上电看到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他犹豫了很久,终究还是没回——有些问候,错过了时机,就没了说出口的勇气。
林未晚关掉通讯录,点开微信,朋友圈里全是跨年的动态。苏晓发了张和朋友的合照,配文“今年也要热热闹闹”;以前的同事发了江边广场的人流,说“已经占好位置等倒计时”;还有人发了家里的年夜饭,满满一桌子菜,透着烟火气。她往下翻着,手指忽然顿住——是顾时砚的朋友圈。他很少发动态,这条是半小时前发的,只有一张照片:一张摊开的图纸,旁边放着一杯热咖啡,背景是写字楼的落地窗,窗外能看到城市的夜景,远处的江边广场隐约有灯光闪烁。配文只有两个字:“加班。”
林未晚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图纸上的线条她熟悉,是他惯用的绘图风格,咖啡杯的款式也像他以前常带的那只——米白色的杯身,杯柄上有个小小的裂痕,是以前她不小心摔的。她想象着他坐在办公桌前的样子,大概是穿着那件深灰色的毛衣,眉头微蹙地看着图纸,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着,偶尔会端起咖啡喝一口,眼神里带着专注。以前他加班时,她总会煮好热汤等着他,他回来时,汤还冒着热气,他会从背后抱住她,说“还是家里暖和”。
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林未晚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下表情,接了起来。屏幕里立刻传来嘈杂的欢呼声,苏晓举着手机,镜头对着江边广场的方向:“未晚!你看这里人超多!还有半小时就倒计时了,你真的不来吗?”
林未晚看着屏幕里拥挤的人群,笑着摇了摇头:“不了,你们玩得开心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