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路过花店,停步的常春藤
林未晚是被窗外的鸟鸣吵醒的。
烧退之后的睡眠格外沉,她睁开眼时,窗外的阳光已经爬满了半个床沿,落在被子上,暖得像小时候外婆晒过的棉絮。她伸了个懒腰,浑身的筋骨都透着松快,喉咙里的灼痛感彻底消失了,只剩下一点残留的干涩。
起身走到窗边,她先去看那束雏菊。经过两天的养护,花瓣舒展了不少,嫩黄的花蕊顶着细小的花粉,风从纱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楼下玉兰的香气,吹得花瓣轻轻晃。她给花瓶添了点水,指尖碰到花瓣时,忽然想起苏晓昨天临走前说的话——“你这雏菊养得真好,跟有人精心照顾似的”。
她笑了笑,转身去厨房煮水。水壶烧开的声响里,她倚着门框看冰箱上的便签——有苏晓写的“记得吃橙子”,有自己记的“下午去公司交报销单”,还有一张被压在最下面的,是去年冬天顾时砚写的“姜茶在保温壶里,凉了记得热”。纸条边缘已经卷了边,墨迹却还清晰,她指尖碰了碰那行字,没抽出来,又轻轻按了回去。
吃过早饭,她换了件浅灰色的针织衫,外面套了件米白色的风衣。镜子里的人脸色虽然还有点苍白,眼神却亮了,不像前几天那样蒙着一层雾。出门时,她特意把那枚小狐狸钥匙扣挂在了包上,银色的金属在阳光下闪着细光,走起来时,钥匙扣撞着包带,发出轻轻的声响,像有人在耳边碎碎念。
去公司的路上要经过一条老街,街边有几家小店,其中一家花店她常路过。以前顾时砚总说这家店的老板娘眼光好,每次进的花都是新鲜又特别的。那时候他们偶尔会绕路走这里,他会买一支白玫瑰给她,说“一支就够了,多了显得刻意”,她就捏着花茎,跟在他身边,看他侧头和老板娘打招呼,阳光落在他发顶,连碎发都透着暖。
今天走到花店门口时,她脚步忽然顿住了。不是因为玫瑰,也不是因为雏菊,而是摆在店门口花架上的几盆常春藤。
花盆是陶土的,表面爬着细碎的裂纹,常春藤的藤蔓从盆沿垂下来,翠绿的叶子像小巴掌,叶边带着一点浅黄的边,风一吹,藤蔓轻轻晃,像在招手。她站在原地看了很久,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包带——以前她和顾时砚住的公寓阳台上,就摆着一盆这样的常春藤。
那是他们刚搬进去时一起买的。顾时砚说常春藤好养,不用经常浇水,还能净化空气,最适合他们这种总加班的人。刚开始她总忘了管,叶子蔫了好几片,顾时砚就把花盆挪到了阳台的挂钩上,每天早上刷牙时顺便浇点水,晚上下班回来会站在阳台看一会儿,说“你看它又长了一节,比你还努力”。后来那盆常春藤长得特别旺,藤蔓绕着阳台的栏杆爬了半圈,夏天时挡着太阳,阳台里凉丝丝的。
他们分开那天,她收拾东西时特意看了眼那盆常春藤。叶子绿油油的,藤蔓已经垂到了楼下的窗台,顾时砚站在旁边,手里捏着钥匙,说“这花你要是喜欢,就带走吧”。她摇了摇头,说“你养得好,留给你吧”。其实她是不敢带——怕看到花就想起他,怕照顾不好,更怕看到花枯萎时,像看到他们的感情一样,心里发疼。
“姑娘,要买花吗?”花店老板娘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未晚回过神,老板娘正站在花架旁看着她,手里拿着一把喷水壶,刚给常春藤浇过水,叶子上挂着细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这常春藤怎么卖?”她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一片叶子,冰凉的水珠沾在指腹上。
“二十一盆,刚进的货,你看这叶子多精神。”老板娘笑着说,“这花好养,放阳台放书桌都行,还能爬藤,养久了能垂一大片。”
和顾时砚当年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林未晚心里软了一下,指了指其中一盆藤蔓最长的:“就要这盆吧。”
付了钱,老板娘给花盆套了个塑料袋,又叮嘱她:“别浇太多水,一周一次就行,放在有散光的地方,别暴晒。”她点点头,抱着花盆往前走,陶土盆有点沉,却让她心里觉得踏实,像抱着一点失而复得的东西。
走到公司楼下时,苏晓正好从对面的便利店出来,手里拿着两杯热豆浆。看到她怀里的常春藤,眼睛一亮:“未晚!你买花啦?这常春藤真好看!”
“路过花店看到的,觉得挺好看就买了。”林未晚笑着说,接过苏晓递来的豆浆,温热的杯子贴在手心,和怀里花盆的温度混在一起,暖得刚好。
“你是不是想把工位布置一下呀?”苏晓挽着她的胳膊往电梯走,“上次我就说你工位太素了,放点绿植正好,看着心情都好。”
林未晚没说话,只是笑了笑。她其实没想过把常春藤放工位,她想把它放在家里的阳台——那个和顾时砚曾经一起待过的阳台,现在虽然换了地方,却也想让这抹绿色,重新爬满栏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