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试探,闪烁的回应
周三下午的茶水间,弥漫着速溶咖啡的甜腻香气。
林未晚刚拧开保温杯,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议论声。实习生小张和会计部的王姐靠在料理台边,手里捏着一次性纸杯,目光时不时往她这边瞟,像藏着什么没说出口的话。
“……听说顾工上周去城西分部汇报,特意绕路走了东门呢。”小张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顺着空气飘进林未晚耳朵里,“以前他从来不走东门,说绕远路。”
王姐叹了口气,指尖在杯沿上划着圈:“还能为啥?不就是怕在楼下撞见林工嘛。你没看上周项目对接会,两人隔着三张桌子,愣是没说一句话,连眼神都没碰过。”
林未晚握着保温杯的手指猛地收紧,不锈钢的杯身冰凉刺骨。她假装没听见,转身去拿茶叶,指尖却在茶罐上滑了一下,绿茶撒了小半罐,碧绿色的茶叶落在白色的台面上,像摊开的心事,藏不住也收不回。
“哎呀,我来捡!”小张慌忙蹲下身,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未晚姐,你没事吧?”
“没事。”林未晚的声音有些发紧,弯腰去捡茶叶时,头发垂下来遮住了脸,“手滑了。”
王姐也凑过来帮忙,指尖有意无意地碰了碰她的手背:“未晚啊,你也别太硬撑。陈总监那天跟我念叨,说城西的项目图纸里,有好几处细节跟你以前画的一模一样,说是‘习惯性保留’……”
“王姐。”林未晚打断她,把捡好的茶叶倒进杯子,热水冲下去时,水汽模糊了她的眼睛,“图纸的事,都是按规范来的,没什么特别的。”
她端起保温杯往外走,脚步快得有些仓促。走廊里的风穿过窗户吹进来,带着深秋的凉意,吹得她后颈发麻。王姐最后那句话像根针,轻轻挑开了她刻意缝好的伤口——她怎么会不知道?顾时砚画图时总爱留着她习惯的圆角处理,说“这样看着柔和”,以前她总笑话他“死板又固执”,现在却成了同事眼里心照不宣的秘密。
回到工位,林未晚刚打开城南公园的绿化图,小李抱着文件夹走过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笑:“未晚姐,这个是城西项目的参考案例,陈总监让我给你送一份,说或许对你的方案有启发。”
文件夹上贴着张便利贴,是顾时砚的字迹:“第17页的透水铺装参数,你以前总记混。”
林未晚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疼得她呼吸一滞。她记得上次做海绵城市项目时,确实总把透水砖的渗透系数算错,顾时砚当时没说什么,只是在她的笔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公式,旁边标着“再错罚你请喝奶茶”。
“谢谢。”她把便利贴撕下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我自己查规范就行,不用参考这个。”
小李的笑容僵在脸上,抱着文件夹退了回去,转身时撞在门框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林未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绿化分布图,线条在眼前晃成一团模糊的影子,指尖悬在鼠标上,怎么都点不下去。
她知道同事们的心思。自从项目拆分后,办公室里就没断过关于她和顾时砚的猜测。有人说“肯定是吵架了,过阵子就好”,有人猜“是不是江若彤又来搅和了”,还有人偷偷翻出以前的合影,对着照片里两人的笑容叹气。
这些试探像细密的网,把她困在中间,挣不开也躲不掉。
中午去食堂吃饭,林未晚刚坐下,就看见顾时砚端着餐盘从门口走进来。他穿着件黑色的冲锋衣,是去年冬天她陪他去买的,当时他还笑着说“你选的颜色太暗,像去挖矿”。
四目相对的瞬间,林未晚立刻低下头,假装研究餐盘里的青菜。她听见他的脚步声在不远处停下,然后是同事打招呼的声音,接着是拉开椅子的轻响——他坐在了斜对角的桌子旁,隔着三排座位,不远不近,刚好能听见他和别人讨论图纸的声音。
“……城西的地基处理,我打算用碎石垫层,和城南公园上次用的那种型号一样。”他的声音透过嘈杂的人声传过来,清晰得像在耳边。
林未晚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青菜的苦涩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城南公园的地基参数是她熬夜算出来的,当时顾时砚在旁边陪着,说“算错了我帮你担着”,现在却成了他和别人讨论的话题,像件被转手的旧物。
“未晚姐,顾工他们在说地基呢。”坐在对面的小张忽然开口,眼睛亮晶晶的,“你要不要过去听听?说不定对你的方案有帮助。”
“不用。”林未晚放下筷子,餐盘里的饭还剩大半,“我吃饱了。”
她起身离开时,故意绕了条远路,避开顾时砚的桌子。经过窗边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正望着她的方向,手里的筷子悬在半空,嘴角还沾着点米粒,像个被抓包的孩子。
回到办公室,林未晚把城南公园的地基参数表打印出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画画,改得面目全非。其实她知道,原来的方案已经很完善了,顾时砚说的碎石垫层确实是最优解,可她就是不想和他用一样的——好像只要有一点相似,就成了没放下的证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