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项目危机,通宵的并肩
周一清晨的设计部,空气像凝固的水泥。
林未晚刚把包放在工位上,就看见陈总监顶着黑眼圈冲进来,手里捏着份文件,脸色比窗外的乌云还沉。“出事了!”他把文件“啪”地拍在会议桌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溪谷山庄的甲方刚才发消息,说江河设计连夜提交了新方案,他们觉得对方的玻璃承重参数更优,要暂停我们的项目评审!”
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连键盘敲击声都戛然而止。小李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怎么可能?我们的参数都是反复核验过的,江河怎么突然拿出新方案?”
“谁知道他们耍了什么手段。”陈总监揉着眉心,指节泛白,“甲方说给我们三天时间,要么拿出更权威的检测报告,要么就终止合作。”
林未晚的心脏猛地一沉。她翻开那份文件,江河设计的新方案赫然在列,里面的玻璃参数确实比他们现行方案高出0.5个系数,标注的检测机构还是业内最权威的那家。但最让她心惊的是,对方方案里的水流轨迹图,和她上个月丢失的那份草稿惊人地相似。
“是江辰搞的鬼。”老周气得拍了桌子,“他肯定偷看了我们的方案!”
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却没人敢提顾时砚——他的工位空着,电脑屏幕暗着,像是从未有人坐过。林未晚盯着那片空荡,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笔,指节泛白。
“顾时砚呢?”陈总监忽然问,目光扫过办公室,“让他立刻来见我!”
没人应声。小李嗫嚅着说:“顾工……今天没来打卡。”
林未晚的心沉得更低了。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顾时砚的对话框,上次的消息还停留在周末那场争吵前——他说“等你回来一起改图”,而她还没来得及回复。对话框上方的“正在输入中”闪了又灭,最终还是一片空白。
“不等他了!”陈总监猛地站起身,指着林未晚,“未晚,你牵头,立刻联系检测机构,重新做超白玻的承重测试!老周,你去调所有材料采购记录,证明我们的参数合规!其他人,把方案里所有涉及玻璃的部分全部复盘,一点漏洞都不能有!”
命令下达的瞬间,办公室里像按下了启动键。打印机开始吞吐纸张,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绷着神经,连呼吸都带着仓促。林未晚抱着方案跑到检测机构时,对方说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出结果,她几乎是恳求着加塞,才争取到48小时的期限。
回到公司时已是傍晚,窗外飘起了小雨。林未晚刚把检测样本交给实验室,就看见顾时砚站在办公室门口,身上的外套沾着雨水,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眼底的红血丝比上周更重了。
他没看她,只是径直走向陈总监的办公室,手里捏着份文件袋。林未晚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争执声,老陈的怒吼和他低沉的反驳交织在一起,像两把钝刀反复切割着空气。
半小时后,顾时砚从办公室出来,眼眶更红了。他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开机、插U盘,动作机械得像台机器,全程没看林未晚一眼。但当他点开方案文件时,林未晚清楚地看见,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屏幕上显示的,是她凌晨三点刚更新的玻璃应力分析图。
“江河的参数有问题。”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目光盯着屏幕上的数据,“他们用的是低温环境下的测试结果,溪谷山庄全年温差大,高温时玻璃强度会下降20%,这是违规操作。”
林未晚的心猛地一跳。她凑过去看,发现他正用红笔圈出对方方案里的环境参数备注,字迹凌厉得几乎要划破屏幕。“我早上联系了建材研究所的朋友,他们说江河用的检测标准早就被淘汰了。”他顿了顿,终于侧过头看她,眼神里没有了周末的冰冷,只剩下焦灼,“但我们需要找到直接证据。”
这是两天来他第一次主动和她说话。林未晚的喉咙发紧,点了点头:“我去查他们的检测机构资质,你……”
“我重算承重公式。”他打断她,语气恢复了工作时的冷静,“把所有温度变量都加进去,证明我们的方案更适配现场环境。”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刻意的回避,只有扑面而来的工作压力,像无形的手,把这两个还在冷战的人重新推到了一起。
夜幕降临时,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玻璃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林未晚对着电脑核对检测机构的资质文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笔掉在地上的声音。她回头,看见顾时砚正弯腰捡笔,动作有些僵硬——他的肩膀在微微发抖,像是熬了很久没休息。
她起身去茶水间,泡了两杯热咖啡,把其中一杯放在他手边。“加了双倍糖。”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你上次说熬夜需要糖分。”
顾时砚的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顿了顿,没抬头,也没说谢谢,只是在她转身时,低声说了句:“检测机构的资质有问题,我查到他们去年因为数据造假被处罚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