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是被强烈的饥饿感和喉咙的干渴唤醒的。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一条明亮的光带。他挣扎着从盘坐的姿势舒展开僵硬的身体,浑身上下无处不酸,无处不痛,尤其是脑袋,像是被一柄重锤反复敲打过,每一次心跳都牵扯着太阳穴突突地疼。
这是精神力严重透支的后遗症。
他踉跄着起身,灌下去几乎一整壶凉白开,又撕开一包不知道过期没有的压缩饼干,胡乱塞进嘴里,才感觉那股源自生命本能的虚弱感被稍稍压制下去。
回想起昨晚触碰碎片的惊险一幕,他仍然心有余悸。那信息洪流的冲击,精神力的疯狂流逝,以及最后关头血脉之力的被动苏醒……每一步都走在失控的边缘。若非那丝灼热气流和及时领悟的“敛息术”,他现在可能已经是一具没有意识的躯壳,或者更糟。
他看向书桌上那个紧闭的木盒,眼神复杂。这碎片既是难以想象的机缘,也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它内部蕴含的信息和能量层级太高,以他目前的状态,根本无力深入探索,甚至连安全地“持有”都成问题。
“必须尽快提升自己!” 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在他心中扎根。能力的成长,刻不容缓。否则,下次运气未必会站在他这边。
他重新坐回床上,没有急于去触碰碎片,而是先沉下心神,仔细体会脑海中多出来的那些关于精细操控“因果洞察”的法门,以及“敛息术”的运转方式。
这些知识如同本能般烙印在他的意识里,虽然只是那庞大信息洪流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对他而言,却无异于雪中送炭。
他首先专注于“敛息术”。这门法术并非完全隐匿自身,而是将自身散发的能量波动、精神印记以及与外界交互的“因果痕迹”最大限度地收敛、淡化,使其混同于环境背景之中,难以被追踪和感知。
他按照法门引导着体内那丝微弱了许多、但依旧存在的灼热气流(他暂时称之为“元息”),混合着缓慢恢复的精神力,在体表构筑那层无形的“敛息之衣”。这一次,有了明确的方法指引,过程虽然依旧生涩,却比昨晚盲人摸象般的状态顺畅了数倍。
十几分钟后,他再次成功将敛息术施展出来。他“看”到自身向外散发的因果线波动变得极其微弱、平和,如同溪流汇入大海,不再那么显眼。这让他安全感大增。
接着,他开始尝试那些精细操控因果线的技巧。
他再次拿出那支中性笔,放在桌面。这一次,他不再是简单地“放大”某个已有的因果可能性,而是尝试更精细的操作。
他集中精神,“看”着笔与桌面之间那根代表“静置”的因果线。然后,他尝试着,用精神力极其轻微地“震荡”这根线。
一开始,力度完全无法掌控。要么毫无反应,要么精神力输出过猛,导致那根线剧烈抖动,笔也随之在桌面上弹跳一下,消耗却极大。
他不断调整,失败,再尝试。头痛在持续,精神力的恢复远远跟不上消耗,但他咬牙坚持着。他明白,这是熟悉和掌控能力的必经之路。
渐渐地,他找到了一丝感觉。精神力不再是蛮横地冲撞,而是如同演奏乐器般,需要精准的频率和幅度。他尝试着让那根“静置”线以一种特定的、微弱的频率共振。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十次尝试后,那支笔,随着他精神力的引导,开始极其缓慢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在桌面上……自行移动了微不足道的一毫米!
成功了!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虽然只是移动一毫米,消耗的精神力却比之前间接推动档案册还要大,但这意义完全不同!这是更直接、更精细的操控!代表着他对于因果之力的理解和运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继续练习,目标换成更轻的纸屑,尝试用因果线引导空气的微弱流动将其吹动;尝试同时观察并维持两根、三根不同的因果线……
练习的结果让他对能力的“边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消耗巨大: 精细操控对精神力的消耗是指数级上升的。以他目前的状态,进行高精度操作最多只能坚持几分钟就会再次濒临枯竭。
距离限制: 离自身越远,因果线越模糊,干预所需的精力越大,效果也越差。目前他的有效干预范围,大概只在周身三五米内。
复杂度瓶颈: 同时维持或干预多条因果线极其困难,线条越多越复杂,越容易相互干扰,导致失控或反噬。
意志影响: 对拥有较强自主意识的目标(如人、动物)进行直接因果干预,难度极高,且极易引起对方的直觉警觉和本能抗拒。
这能力,绝非无所不能。它更像是一把极其精密的手术刀,在狭小的范围内,于微观层面进行有限的操作,无法进行宏观上的、颠覆性的改变。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惊人。
练习一直持续到午后,直到他再次感到头晕目眩,才不得不停下来。他瘫在椅子上,浑身被汗水湿透,脸色比早上更加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