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同心筑垒守山河
朔风卷着雪沫子,狠狠砸在雁门关的青灰色城墙上,发出呜呜的嘶吼,像是北境草原上饿狼的长嚎。萧彻负手立在城楼之上,玄色劲装外罩着一件玄狐裘,墨发被寒风掀起几缕,却丝毫不影响他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那目光越过城外茫茫雪原,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直抵千里之外的蛮族王庭。
他身侧的苏雪裹着一件月白色的狐裘,素手拢在暖炉旁,却没有半分畏寒之态。她望着城下往来穿梭的兵卒,有的在加固城防,有的在搬运粮草,还有的在帮着城边村落的牧民修补被风雪压垮的毡房,眸子里渐渐浮出一层清亮的光,转头看向萧彻时,那光芒便化作了跃跃欲试的星火。
“萧彻,”她声音清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昨日去城西的黑石村,见牧民们正忙着储存冬草,可村里的老弱妇孺太多,青壮年大多被征去守边,连过冬的羊圈都快修不完了。我忽然想,咱们守北境,守的不只是这道城墙,更是城里城外的百姓。若是能让军民齐心,岂不是比单用武力更能守住这片土地?”
萧彻闻言转头,目光落在苏雪脸上。她的脸颊被寒风冻得微红,睫毛上还沾着细小的雪粒,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淬了星光的寒剑,既有女子的细腻,又有不输男儿的格局。他心中微动,过往只知苏雪医术超群,曾在战场上救过无数将士的性命,却不知她竟有这般通透的见识——北境常年征战,蛮族骑兵来去如风,单靠雁门关的守军,纵然他萧彻有万夫不当之勇,也难防蛮族时不时的袭扰,可若百姓能与守军一条心,那这北境,便再也不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他眼中渐渐漫开赞赏,嘴角也勾起一抹浅淡却真切的笑意,抬手轻轻拍了拍苏雪的肩,语气里满是认可:“好主意。北境不仅需要武力守护,更需要百姓们团结一心。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我会全力支持你。”
苏雪闻言,眼睛亮得更甚,连忙道:“我打算先从黑石村和城东的柳树湾入手。这两个村子离城门最近,平日里与守军接触也多,百姓们对咱们也信任。我想先组织村里的妇人成立‘缝补队’,帮将士们缝补破损的铠甲和衣物;再让村里的青壮年组成‘巡逻队’,配合守军在城郊巡查,一旦发现蛮族的斥候,也好及时通报;至于老人们,他们熟悉北境的气候和地形,可以帮着咱们预警风雪,还能给新兵们讲讲往年对付蛮族的经验。”
“想得周全。”萧彻点头,目光扫过城下,“我这就命人去库房支取一批布料和针线,再让赵副将派十个身手好的兵卒去两个村子,教巡逻队一些基本的防身术和侦查技巧。另外,你去的时候,带上医疗队的三个大夫,顺便给村里的百姓看看病——寒冬腊月,不少人容易冻出冻疮,也得防着伤寒蔓延。”
苏雪没想到萧彻考虑得比她更细致,心中暖意渐生,颔首道:“多谢你。有你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说罢,她便转身要去安排,刚走两步,却被萧彻叫住。
“等等。”萧彻取下自己身上的玄狐裘,上前一步披在苏雪肩上,那狐裘还带着他的体温,瞬间驱散了刺骨的寒意。“北境风大,别冻着了。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随时让人来报。”
苏雪攥紧了狐裘的领口,鼻尖微微发热,抬眼看向萧彻时,恰好对上他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往日的锐利,只有化不开的温柔,像是冬日里的暖阳,能将北境的冰雪都融化。她轻轻“嗯”了一声,转身快步走下城楼,月白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城楼的转角处。
萧彻望着她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才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城外的雪原。寒风依旧凛冽,可他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他知道,苏雪这一去,必定能为北境带来不一样的生机。
不过半个时辰,苏雪便带着三个大夫和十个兵卒来到了黑石村。村子里一片忙碌,牧民们正将晒干的冬草往地窖里搬,见到苏雪,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打招呼。
“苏姑娘来了!”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放下手中的草捆,快步走上前,“前几日我家老婆子的咳嗽,多亏了你给的药,这两天好多了!”
“王大叔客气了。”苏雪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牧民,“今日来,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件事——眼下快到深冬了,蛮族说不定又会来犯,咱们守着雁门关,就得一条心。我想组织大家一起,帮着守军守住咱们的家,不知大家愿不愿意?”
话音刚落,人群里便炸开了锅。
“愿意!怎么不愿意!”王大叔第一个开口,声音洪亮,“去年蛮族来的时候,若不是萧将军带着弟兄们拼死抵抗,咱们的牛羊早就被抢光了,家也没了!现在能帮上忙,我第一个报名!”
“我也报名!”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举起手,“我虽然没当过兵,可我骑马快,巡查的活我能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