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烽火星盘破蛮谋
寒川关的晨光总带着几分清冽,雪后初晴的天幕像被水洗过的蓝宝石,映得城墙上的“萧”字旗泛着亮。萧彻站在北墙箭楼,指尖摩挲着新铸的烽火星盘——铜制的盘面刻着北境山川脉络,中央的罗盘针泛着银辉,盘沿的十二盏小灯对应着十二个方向,这是他根据苏雪画的图纸,让军械营连夜改良的预警利器。
“将军,星盘调试好了!”军械营统领老周捧着一盏油灯过来,脸上沾着铜屑,“按您说的,只要百里内有超过百人的骑兵移动,对应方向的灯就会亮,灯芯越亮,离关越近。”
萧彻点头,接过油灯将十二盏小灯一一点燃。暖黄的灯光透过薄纱罩,在盘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他俯身盯着盘面,忽然指着西北方向:“老周你看,这盏灯的灯芯是不是比其他的亮一点?”
老周凑近一看,果然见西北方向的灯芯泛着微弱的橙光,比其他几盏的暖黄更盛。他脸色微变:“难道……百里外有动静?可探子昨天才回来,说西北方向的蛮族部落都在修整,没异动啊。”
萧彻皱眉,指尖在盘面西北方位的“黑风谷”三个字上轻点——那里是蛮族退军后盘踞的区域,谷深林密,易守难攻。他刚要下令派斥候再去探查,箭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虎捧着一封染血的信笺跑上来,声音带着急颤:“将军!西北哨卡的急报,哨卡被蛮族偷袭,守将张校尉拼死送出这封信,人已经……”
萧彻一把抓过信笺,信纸被血浸得发皱,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蛮族借道黑风谷,约三万骑兵,携‘破城弩’,目标——寒川关粮道!”
“破城弩?”老周惊呼,“那是蛮族秘造的重型弩箭,据说能射穿三尺厚的城墙,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
萧彻攥紧信笺,指节泛白。寒川关的粮道在城南三十里的清溪谷,那里只有五百守军,若是被蛮族断了粮道,城内粮草最多撑十日。他转身看向赵虎:“立刻集合亲卫营,随我去清溪谷!再传信给苏雪,让她加派兵力守粮仓,严查城内是否有蛮族细作配合!”
“是!”赵虎领命刚要走,箭楼下又传来苏雪的声音。萧彻探头望去,只见苏雪骑着白马“踏月”,一身月白劲装衬得她身姿挺拔,腰间悬着“映梅”剑,手里还提着一个木盒。
“我跟你一起去。”苏雪勒住马缰,仰头看向箭楼,“木盒里是改良的百草丹,能快速止血镇痛,清溪谷守军可能需要。而且……”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烽火星盘,“我懂点医理,万一将士们受伤,能及时处理。”
萧彻知道苏雪的性子,她决定的事绝不会轻易改变,况且清溪谷凶险,让她留在关内他也未必安心。他翻身跃下箭楼,落在苏雪马旁:“好,但你得答应我,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离开我的视线。”
苏雪点头,将木盒递给他,指尖不经意触到他掌心的薄茧:“星盘留给老周,让他盯着其他方向,别让蛮族声东击西。”
两人翻身上马,亲卫营的五百将士早已在城门口集结完毕,玄色的铠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萧彻一夹马腹,“踏雪”发出一声长嘶,率先冲出城门,身后的将士们紧随其后,马蹄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整齐的蹄印,很快消失在通往清溪谷的官道上。
官道两旁的梅林还留着残雪,枝头的梅花却已冒出新的花苞,粉白的花瓣在风中轻轻颤动。苏雪骑马跟在萧彻身侧,目光扫过梅林,忽然勒住马:“萧彻,你看那片梅林!”
萧彻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右侧梅林深处的雪地上,有一串杂乱的马蹄印,印泥里还混着黑色的油迹——那是蛮族骑兵常用的马油,用来抵御北境的严寒。他立刻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不对劲,清溪谷在正南,这蹄印却往东南去了,难道是调虎离山?”
“或者是……他们有两批人马?”苏雪翻身下马,蹲下身查看蹄印,“你看,这蹄印的深浅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像是一批人故意加重马镫,另一批人减轻马镫,想迷惑我们。”
萧彻蹲下身,果然见部分蹄印深达三寸,边缘还带着马蹄铁的花纹,而另一部分蹄印只有一寸深,像是没载人的空马留下的。他心中一沉:“蛮族是想让我们以为他们去了东南,其实还是去了清溪谷!走,加快速度!”
队伍重新出发,这次速度更快,马蹄声震得官道旁的积雪簌簌落下。约莫半个时辰后,远处传来隐约的厮杀声,萧彻和苏雪对视一眼,同时催马加速。
转过一道山弯,清溪谷的景象赫然出现在眼前——谷口的守军正与蛮族骑兵厮杀,五百守军已剩下不足百人,盔甲破碎,浑身是血,却依旧死死守住谷口,不让蛮族骑兵前进一步。谷内的粮车旁,几名粮官正拿着火把,似乎随时准备点燃粮车,不让粮草落入蛮族手中。
“杀!”萧彻大喝一声,翻身下马,“守疆”剑出鞘,直扑蛮族骑兵。亲卫营的将士们也纷纷下马,跟着萧彻冲了上去。苏雪则提着木盒,快步跑到受伤的守军身边,取出百草丹,用随身携带的水囊将药化开,喂给伤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