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故影惊尘破安宁
暮春的风带着槐花香,漫过青石镇的老巷。萧彻正蹲在院角,手把手教邻居家的孩童阿福握木剑——那木剑是他昨日用老槐树的枝桠削的,剑身上还留着淡淡的木纹。苏雪坐在廊下,手里捧着晾晒的草药,目光落在院中的两人身上,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
自万安寺一战已过去三月,江湖风波渐平,青石镇的日子也愈发宁静。萧彻褪去了玄色劲装,常穿一身素色布衣,平日里除了帮镇上百姓修补农具、教授防身术,便是陪着苏雪打理药圃;苏雪则在镇口开了间小小的药铺,每日为邻里诊病配药,偶有远方来求医的人,她也从不推辞。谁也看不出,这对寻常模样的男女,曾是搅动江湖风云的英雄。
“萧大哥,你看我这招‘流星赶月’对不对?”阿福举着木剑,笨拙地模仿着萧彻昨日教的招式,小脸憋得通红。萧彻笑着起身,握住他的手腕轻轻调整:“手腕要稳,力道要沉,你看——”话音未落,他手腕微转,木剑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带起的风拂过院中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絮悠悠飞起。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不同于镇上百姓的闲适,那脚步声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在青砖的缝隙上,带着军人特有的节奏感。萧彻的动作骤然顿住,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这脚步声,他太熟悉了,是边境军营里最标准的“踏营步”,只有经过严苛训练的斥候兵才会这般走路。
苏雪也察觉到了异常,放下手中的草药,起身走到萧彻身边。她刚要开口询问,院门已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灰布长衫的男子站在门口,身形挺拔如松,脸上带着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疤痕,眼神却如寒潭般深邃。
“萧彻,好久不见。”男子开口,声音沙哑,带着常年在风沙中奔波的粗糙感。
萧彻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木剑,指节泛白。这个声音,这个疤痕,他这辈子都不会忘——来人是赵峰,曾是他在边境“狼牙军”的战友,也是当年与他一同执行“昆仑绝命任务”的斥候队长。可自那次任务后,赵峰便离奇失踪,军中传言他早已战死,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赵峰?你怎么会……”萧彻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盯着赵峰脸上的疤痕,那道疤是当年为了掩护他撤退,被敌兵的弯刀划下的,此刻再看,却觉得有些陌生。
赵峰走进院子,目光扫过院中的景象,最后落在萧彻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我没死,我还活着,为了找你,我找了整整五年。”他顿了顿,眼神突然变得凌厉,“你以为万安寺一战,真的结束了吗?血罗刹只是枚棋子,真正的黑手,还藏在暗处。”
苏雪心中一紧,上前一步问道:“赵大哥,你说的黑手是谁?当年昆仑任务,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知道萧彻从未对她隐瞒过过往,但每次提到昆仑任务,他的眼神都会变得黯淡,她便从未多问。如今赵峰突然出现,提起这些旧事,显然事情并不简单。
赵峰看向苏雪,眼神缓和了几分:“苏姑娘,当年昆仑任务,我们是去追查一批失窃的‘龙涎玉’——那玉能增强内力,更能解百毒,若是落入坏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可我们刚找到玉,就遭到了埋伏,队里的兄弟几乎全死了,我和萧彻被打散,我被一个神秘人救了,才知道那埋伏我们的,是一个叫‘幽冥阁’的组织。”
“幽冥阁?”萧彻皱眉,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他们为什么要抢龙涎玉?血罗刹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峰从怀中掏出一块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狰狞的骷髅头,骷髅头的眼睛是两颗红色的宝石:“这是幽冥阁的令牌,我在血罗刹的密室里找到的。血罗刹的‘修罗血掌’,就是幽冥阁教他的,他们利用血罗刹扰乱江湖,其实是为了寻找另一块龙涎玉——当年我们找到的那块,在混乱中不见了,我怀疑,就在青石镇。”
萧彻心中一震,青石镇是他和苏雪隐居的地方,若是龙涎玉真在这里,那他们平静的生活,恐怕要被打破了。他看向苏雪,眼中满是歉意,苏雪却轻轻握住他的手,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担心。
“赵峰,你有证据吗?幽冥阁的人,现在在哪里?”萧彻定了定神,问道。
赵峰收起令牌,沉声道:“证据我有,幽冥阁的分舵,就在离青石镇三十里的黑风山。我还查到,他们的舵主,是一个叫‘鬼面’的人,武功极高,擅长用毒。我这次来,就是想请你跟我一起去黑风山,毁掉分舵,找出龙涎玉的下落。”
萧彻沉默了,他看着院中的老槐树,看着廊下晾晒的草药,看着身边的苏雪,心中满是挣扎。他想要守护这份平静的生活,可他更知道,若是幽冥阁真的拿到了龙涎玉,江湖又会陷入混乱,百姓又会遭受苦难。当年他离开军营,就是为了守护安宁,如今安宁受到威胁,他不能坐视不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