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您请坐。”林风竹刚进庄子大院,郑玉成便很有眼色地搬来椅子,甚至还用帕子擦了擦。
林风竹有半瞬默然。
自从他同意郑玉跟在身边办事后,
这段时日,此人隔三差五在他跟前晃荡。
如今还跟着他来到庄子。
他原本想赶人,但对上那期盼的眼神。
林风竹还是心软了,他坐下身看向院子众人吩咐,“开始吧。”
妇人立刻踩踏着纺织踏板,
纺织机器上,经线有序分离,纬线飞梭,很快织就出布料。
“不错。”林风竹满意点头,前阵子庄子传来消息,有位妇人改良织布机。
如今终于改良完善。
那改良织布的妇人,林风竹也曾听小妹说过,是个可怜人。
因无子嗣被夫家休弃,被休归家后娘家不接受,徘徊河边时被小妹撞见,便将人带去庄子。
妇人看到庄子有不少孩童,庄子也会让匠人教些学问知识。妇人原本想收养个孤儿傍身,为了亲近孩童,闲暇之余也旁听了课。听得时间长了,突发奇想到了改良织布机。
“谢过主家恩赏。”庄子主事人高兴,拉着踩踏织布的妇人跪地谢恩。
“本官还有更重要之事交于你办。”林风竹看着这位妇人,确实在纺织一道上有些天赋,将现代的一些理念大概说出,“林家商会收购了些白叠棉,你试着用滚筒碾压,精梳方式...祛除棉籽斑杂...进行捻纱....以此制作纺纱器物。”
目前来说,
林风竹需要能大规模纺纱织布的机器。
虽然没有现代自动化,但是半自动的机器也能省下很多力气,效率也提高了。
等量产过后。
大俞国百姓就能早日穿暖。
林风竹也想过,
相比较种植棉花这种慢工出细活,最直接的是从石油中提炼化纤更快,
可是,目前没有这个技术。
“民妇定会竭尽全力。”妇人神色焕发希望,离开前她信心满满。
主事悄悄告诉过她,这次改良织布机,主家会奖赏京城一座小宅子。
这奖赏比金银珠宝都强。
要知道,她前夫家还住在郊外。
等她以后有了钱,再去领养几个孤儿,她也不再是孤家寡人。
见事情差不多安排妥当后,
林风竹这才注意到身边,狐狸眼青年手捧着茶碗,风流玩味的脸上挂着笑意,“林相请用茶。”
“有劳。”他接过茶碗,不紧不慢地抿了口。
感受茶水温度不冷不热,耳边是狐狸眼青年的清朗嗓音,“林相是想以此作为筹码,让陛下同意立女户....从而行变革之事麽?”
林风竹闻言放下茶碗,诧异地望向这位嗅觉灵敏的青年,“何以见得?”
“听外公说起,陛下让工部尚书制作一批火铳枪。钦天监那边说过,今年气候无端冬日可能会难熬...”郑玉成突然将这两件事说出,随即嘴带着得逞的坏笑,“以往匈奴冻死牛羊后,都会来犯抢劫杀害百姓....陛下是想提前对那边动手。”
“确实如此。”林风竹欣慰地颔首,这位郑家大少很敏锐。
赵玦想要开战,
而开战就意味着燃烧经费。
钱从哪里来?
靠税收得手头拮据。
靠允帝的宝藏只会坐吃山空。
如果又多出一项,靠女子大规模纺纱织布,甚至出口去临国换取马匹牛羊。
那么,
女子的地位定然会提上去。
经济发展起来。
改革也能顺利进行。
“林相高见。”郑玉成目露钦佩地夸赞,他目光灼灼看了眼矜贵的青年,随即垂眸掩饰志在必得的野心。
听多了众人夸赞,
林风竹面色平静,望了眼天色,“时候不早了,先回去罢。”
.....
"林家商会又要招女工?"茶楼酒馆有人拿着大纸张看着,忍不住与身边人闲聊,“这林家商会出售的织机,贵是贵了点,但确实挺好用的。”
“最近世道变化太多,这几年路都变了,以往出门但凡下雨,路面泥泞寸步难行....现在有那水泥路,虽然要交点过路费,但也省了不少事。”有外来赶脚商贩惊叹,被另一个本土人嘲笑,“前些日子,我还看到有种三个轮子的马车,整个用铁浇筑而成,前头没有马匹只用人踩踏......少了牲口的嚼蜡,就是比较费力。”
“这算什么?....自从有了报纸,足不出门便能知天下大事。”有位读书人无语摇头,他仔细看着纸张内容,开始纳闷稀奇,“怎天天都有绝户案....算下来不下十起。”
.....
林风竹静静听完众人议论,郑玉成已经凑过来,又开始了夸赞环节,“用一点一滴的格物潜移默化,最后行改革之法....
林相,您真是.....”
“爹,我回来了...”周康气喘吁吁跑来,兴致勃勃。
前段时日他跟着林家商会去外地,刚回来想要将趣事分享给爹听,就见爹的身边早已经有位青年,正举止亲昵地凑近,似乎在说悄悄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