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承影机甲列阵,钢铁洪流护舰舷
“空天航母”的机库甲板上,十台银灰色的机甲正整齐列队。它们高约2.5米,肩扛脉冲步枪,背部装有折叠式推进器,胸口的能量核心泛着淡绿色的光芒——这是基地最新量产的承影战术机器人,也是星际母舰的首批“卫兵”。
“启动集群作战模式!”吴昊的指令通过舰载通信系统传遍机库。
话音刚落,十台机甲同时抬腿,脚步声在空旷的机库中震出回响。它们分成两组,一组冲向模拟登舰的“敌兵”(由充气假人扮演),激光脉冲步枪精准命中目标传感器;另一组则迅速抢占机库四角,架设起便携式防御盾,形成无死角的警戒圈。
“切换近战模式!”
机甲瞬间收起步枪,右臂弹出高频振动刀,在0.5秒内完成对“敌兵”的切割动作,刀刃划过充气假人的瞬间,传感器显示“目标丧失战斗力”,却未损伤假人外层的布料——这是天蛾优化的“精准打击算法”,既能摧毁目标核心,又能避免过度破坏。
吴昊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的协同误差值:“集群响应延迟0.08秒,比陆地上测试还快!看来舰载环境的信号优化起作用了。”他指着机甲背部的推进器,“刚才试了短距离跳跃,30米距离落地误差不超过50厘米,对付登舰偷袭足够了。”
吴昊走到一台机甲旁,伸手触摸它的装甲板。材质是山钢矿业改造车间生产的“超分子合金”,硬度是普通坦克钢的3倍,重量却轻了40%。“天蛾,测试防御性能。”
机库顶部的测试装置立刻发射出模拟炮弹,击中机甲的左肩装甲。“铛”的一声脆响后,装甲表面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冲击强度低于损伤阈值”。
“不错。”吴昊点头,对负责生产线的工程师说,“按这个标准,再赶制20台,下周开始舰上实战演练。”
工程师面露难色:“主要是关节轴承的精度跟不上,基地的数控机床一天最多产3套,山钢那边的旧设备改造后还是差点意思。”
“让高诗琪联系德国的精密机床厂商,就说昊琪新能源要扩产,溢价30%买他们最新的五轴联动机床。”吴昊果断道,“别担心钱,流动资金够。”
这时,邵易阳拿着一份报告匆匆赶来:“军工院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陆战机器人项目遇到了动力瓶颈,想借我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参考。”
“可以借,但有条件。”吴昊看着机甲列阵的背影,“让他们用电磁弹射算法来换,正好给我们的机甲升级弹射能力。”
暮色降临时,机库的灯光逐一亮起,照亮了承影机甲沉默的身影。它们像一群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这艘正在蜕变的巨舰。吴昊站在舰桥,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天蛾的电子音带着一丝期待:“当机甲数量达到50台,配合虎鲨潜航器与蜂鸟无人机,可形成立体防御网,抵御一个营的常规部队进攻。”
他笑了笑,心里清楚,这些钢铁战士不仅是星际母舰的屏障,更是他守护地球的底气——当外星威胁真正来临时,人类的钢铁洪流,必须足够坚硬。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