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大鹰资本暗设陷阱,专利诉讼起风波
昊琪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刚被纳入国家重点推广目录,一封来自大鹰帝国联邦法院的传票就寄到了公司——大鹰资本旗下的“鹰击能源”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昊琪新能源盗用其“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索赔50亿美元。
“这是赤裸裸的敲诈!”邵易阳把传票拍在桌上,脸色铁青,“他们的专利明明是2010年申请的,咱们的技术方案2008年就归档了,怎么可能侵权?”
吴昊看着传票上的专利号,指尖在键盘上敲击,调出天蛾早已收集好的证据:“他们这是故意混淆概念。咱们的膜电极用的是‘梯度孔结构’,而他们的是‘均匀孔结构’,原理完全不同,只是参数范围有部分重叠。”
更阴险的是,大鹰资本还联合了三家欧洲企业,同步在欧盟、日韩等地发起诉讼,试图通过“专利围剿”阻断昊琪的海外扩张。一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股市上昊琪的股价应声下跌5%。
“他们就是想拖垮我们。”张教授看完诉讼材料,忧心忡忡,“跨国官司耗时长、成本高,就算最后赢了,也可能错过海外市场的窗口期。”
吴昊却异常平静:“拖?那就让他们看看谁耗得起。”他对邵易阳下令,“第一,公开我们2008年的技术归档记录,邀请国内外专家召开论证会,证明技术原创性;第二,让法务部准备反诉材料,起诉鹰击能源滥用诉讼权,索赔名誉损失;第三,天蛾,帮我查一下鹰击能源的专利有没有‘无效点’。”
“已检索到鹰击能源3项核心专利存在‘公开不充分’缺陷,其2010年的专利说明书未披露关键制备工艺,符合无效宣告条件。”天蛾的数据流弹出相关法律条文,甚至标注了在哪家法院提起无效宣告成功率最高。
昊琪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论证会上,来自麻省理工、剑桥的专家联名出具报告,证明昊琪的“梯度孔结构”是“开创性技术”,与鹰击能源的方案有本质区别;反诉材料提交后,国际仲裁机构迅速受理,要求鹰击能源提供专利有效性证明;更致命的是,昊琪联合了国内十家企业,向欧洲专利局提出鹰击能源的专利无效宣告,直接釜底抽薪。
一个月后,欧洲专利局率先做出裁定:鹰击能源的两项核心专利因“公开不充分”被宣告无效。消息传来,大鹰资本的股价暴跌3%,原本跟着起哄的日韩企业悄悄撤回了诉讼。
鹰击能源的首席法务官在视频会议上气得摔了杯子:“他们怎么可能找到专利的无效点?我们的律师团队查了三年都没发现!”
他们不知道,天蛾的“专利分析系统”能在百万级的专利文献中,用算法精准定位“逻辑漏洞”,这是卡尔文明处理星际技术产权纠纷的“老本行”。
这天晚上,吴昊收到了王主任的祝贺电话:“干得漂亮!这不仅是为昊琪赢了官司,更是给咱们中国企业争了气!以后再有人想用专利卡脖子,也得掂量掂量!”
吴昊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邵易阳走进来,递上一份海外订单:“东南亚的几家车企刚才联系我们,说愿意绕过鹰击能源,直接采购咱们的燃料电池,订单量是之前的两倍!”
“告诉他们,合作可以,但技术标准必须用我们的。”吴昊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窗外的月光洒在办公桌上,照亮了那份被驳回的传票。吴昊知道,这场仗赢了,但专利战的硝烟不会散去。可只要手握核心技术和充分证据,就没有打不赢的官司。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