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小宁和杨军来福萧然四人小声嘀嘀咕咕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景帝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杨安之,此法非常好,正适合现在盐政的改革。
五大盐商自前朝开始就挟民持重,现在,终于是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了。”
接着,突然,景帝就下令了:“萧然听令,命悬剑司彻查过往盐税,就用最新的记账查账法子,必要将盐商所欠税赋翻倍追回。
卢家,薛家私藏甲胄,有谋逆之嫌,且藐视皇威刺杀皇亲国戚,全族收监抄家。”
景帝朝纲独断,誓要拿五大盐商开刀。
这根本就和杨小宁预想的不一样。
杨小宁最多设想弄完蛋卢家和薛家,剩下的三家也一样还是可以经营盐业。
但景帝明显不会给这三家机会了,大刀阔斧就要整顿。
接着就听见景帝下令:“太子听令,命你从京卫调度五千兵马,持虎符节制各地卫所,盐商若敢作乱,斩立决。”
杨小宁看着逐渐癫狂的景帝和太子,真是不明白景帝为何如此。
太子转身立刻下跪:“父皇,剩余三家盐商只是偷税漏税而已,儿臣以为只要追缴其欠款即可,万万不可逼迫太紧的呀。”
好一出暴君与仁德储君的戏码。
娘的,要不是看到太子兴奋的手都在抖,杨小宁就真的信了。
首先站出来的是三省的最高领导,接着就是所有在场官员。
所有人只有一句话,就是太子不可离开京都,尤其是这样大张旗鼓的离开京都,恐生事端啊。
景帝义愤填膺,细数这五大盐商的罪状,天下苦盐商久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太子据理力争,死保剩余三大盐商,为了三大盐商全族性命和景帝都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没有吵出什么结果。
杨小宁不得不佩服景帝和太子这一对父子感情是真好。
节制各地卫所的虎符说给就给,京卫大营二话不说就给五千兵马。
别问,问就是肯定挑五千装备最好最强的兵。
得亏了太子虽然嘴上经常喊着要造反,没有真的打算实施过。
不然,明天景帝就得变成太上皇。
最后的最后,只能是东宫派人出去带着五千兵马先去抄了卢家和薛家的老家。
同时,太子为保三家盐商和陛下起了争执一事今晚肯定会传出去。
明日早朝再旧事重提,太子再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保三大盐商,最后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抓几个三大盐商家族对外张牙舞爪的,再狠狠的罚一大笔银子。
一个仁德太子的名声这不就立住了嘛。
剩余三家盐商,还不得赶紧的抓紧时间补上盐税交上罚款?
太子可是为了保下他们都和陛下吵了起来的。
杨小宁都可以预见,卢家薛家被一道圣旨抄家,瞬间崩塌。
剩余三家盐商,为凑罚银,肯定只能大量抛售财产。
这笔银子绝对不少的。
今晚在坐的各位以及其他世家闻声而动,三大盐商财产被瓜分。
而三家那些张牙舞爪的猛人也被抓完,三家彻底没了依靠,还被军队盯着不敢造次。
下一步,一鲸落万物生,吃绝户的饕餮盛宴即将上演。
这三家,过不了两年,连寒门都算不上。
就这一番动作,还真就不会引起各个世家对皇室的忌惮。
五大盐商的所作所为,本就让景帝深恶痛绝,所有人只会在背地里说一句:“活该。”
高,实在是高。
杨小宁再次觉得正常人根本就当不了皇帝这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看看储君太子,嘴都咧到后脑勺了,还能装出一副深恶痛绝悲天悯人的姿态。
这些臣子们也是,悬剑司得到的消息,尚书令王学伟本就每年都受着盐商们的孝敬,此时更是和门下侍中将五大盐商的罪状讲的清清楚楚。
恶心,恶心死了。都是一群虚伪的人。
关于倭国使臣一事,景帝提都不提。
他发了一通脾气后手一伸就问杨小宁道:“你所讲的更好更方便,能制出好盐的方子呢,拿来。”
杨小宁翻着白眼:“陛下,众所周知,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有盐的,就比如京都附近就有好几块盐地。
那些盐地出来的毒盐,臣是有办法提炼成能吃的盐,并且能提炼到没有一丝苦味。”
别说景帝,就连其他人都兴奋了起来。
沈济舟更是跳了起来:“是不是我儿曾拿回府的那种雪花盐?”
鄂国公也站出来:“小子,老夫大孙女也往府上带过一罐,是不是那个?”
杨小宁叹气:“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瞧瞧,本就是本世子弄出来供应闲庄的,现在倒好,你们都已经吃上了。”
景帝气的吹胡子瞪眼,只因为他没有。
再看萧然,立马道:“萧然,去你姐那里拿回来一些让大家瞅瞅,都瞅瞅朕的好外甥其实也是往宫里孝敬了一些的。”
出门在外,面子是自己争取的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