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怀柔”之策,远比刀剑更有力量。
他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为,背叛沙皇,归顺大清,是他们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当暖阁内的气氛在感恩与温情中达到顶点时,康熙端起手边的盖碗,轻轻呷了一口茶。
他放下茶碗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轻响,这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无形的命令,让所有嘈杂瞬间平息。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皇帝身上。
他们看到,康熙脸上的笑容已经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帝王特有的、不怒自威的严肃。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朕待你们如此,”康熙缓缓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许多,却更具穿透力,“不仅仅是因为朕有好生之德,怜悯你们远道而来,无依无靠。更是因为,朕视你们为大清的子民。子民有难,君父理当庇护。但同样的,国家有事,子民也应尽忠效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罗森等人心中一凛,立刻齐声应道:“皇上所言极是!奴才等万死不辞!”
康熙点了点头,锐利的目光扫过他们:“很好。你们应该知道,彭春将军已经奉朕的旨意,率领大军开赴雅克萨。你们的同胞中,也有六人随军出征了。你们可知,朕为何要发动这场征讨?”
这个问题,让罗森等人陷入了沉默。
他们当然知道,因为他们曾经就是雅克萨城中的一员。
他们知道那些盘踞在黑龙江流域的哥萨克同胞是如何骚扰边境、抢掠索伦、达斡尔等部族的。
康熙没有等他们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朕给你们的沙皇,写了一封国书。”
他一边说,一边从身旁的案几上拿起一卷用明黄色丝绸包裹的卷轴。
当这卷国书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们隐约感觉到,今天这场看似温馨的家常闲聊,真正的主题才刚刚揭晓。
“朕在这封信里,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康熙的眼神变得异常凌厉,他缓缓展开国书,仿佛不是在宣读一封信,而是在展示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他的声音在温暖而安静的暖阁中回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雷霆万钧的力量。
“朕告诉他:‘大清国皇帝敕谕俄罗斯察汗:向者,尔国居于尔处,未曾侵扰我界,边民咸宁。’朕先讲过去,我们两国,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这是以礼相待。”
“但后来呢?”康熙的语调陡然升高,带着一丝冷峻的质问,“‘后尔罗刹入侵我境,骚扰地方,抢掠百姓妇孺,滋事不止。’这说的就是你们过去的所作所为!”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罗森等人的心上。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
皇帝当着他们的面,揭开了他们不愿提及的过去。
但这正是康熙的高明之处,他先给予无上的恩典,再点明他们过去的“罪责”,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们内心的愧疚感和报恩之心达到了顶峰。
“朕本该如何?”康熙继续道,“‘为此,朕本应即发大军征讨,惟恐兵革一兴,沮坏历年和好,加害于边民,故不忍出兵。’朕不是不能打,是不忍心打!朕顾念的是两国的情面,更是边疆百姓的性命!”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朕给了你们沙皇很多次机会。‘曾将晓谕此一情由之谕旨,交尔使臣,亦曾派遣专人前往雅克萨、尼布楚,至今未见派人前来,亦无复奏。’朕的善意,换来的是什么?是置之不理!是傲慢无礼!”
“不仅如此!”康熙的声音中带上了怒意,“‘尔反愈加派罗刹窜入我内地,抢掠滋事,纳我逋逃。’他们非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把朕的仁慈,当成了软弱可欺!”
他看着眼前这些罗刹人,语气稍缓,却更显攻心:“即便如此,朕依然没有大开杀戒。
‘朕仍不忍即刻征讨,只遣官兵,截尔行路,招抚恒、滚等地罗刹,赦而不诛,予以收养……’这说的,就是你们!朕俘获了你们,非但没有杀,还把你们接到京城,给你们最好的待遇。朕对你们的恩,是不是比你们沙皇的恩还要大?”
“是!皇上天恩浩荡,胜过再生父母!”罗森和何文锦再次跪下,声音嘶哑地喊道。其他人也纷纷跪倒,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
康熙没有让他们起来,他站起身,手持国书,在他们面前踱步。
龙袍的下摆拂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坎上。
“但是,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惟因尔罗刹骚扰滋事不止,朕乃发大兵征讨……’”他的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即将爆发的火山,“大军已经出发,雅克萨危在旦夕。但朕,还是想给你们沙皇最后一次机会。”
他停在罗森面前,将国书的内容念出了最后一部分:
“‘倘尔怜悯边民,使之免遭涂炭流离之苦,不致兴起兵革之事,即当迅速撤回雅克萨之罗刹,以雅库等某地为界居住。望明确复文或遣使前来,朕即令征讨大军停止前进,撤至边界地方。如此,则疆圉帖然,而无侵扰之患,贸易遣使,和睦相处。特谕。’”
念完,他缓缓卷起国书,整个暖阁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封信,既是最后通牒,也是和平的橄榄枝。
它软中带硬,恩威并施,尽显这位东方帝王的政治智慧与手腕。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来了:谁去送这封信?
康熙的目光缓缓从跪在地上的每一个人脸上移过。
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将那卷沉甸甸的国书放在了案几上。
“这封国书,朕需要有人替朕送去莫斯科,亲手交给你们的沙皇。”康熙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