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康熙皇帝并没有因此而对尼古拉心生不满。
相反,他展现出了大度和宽容,不仅两次召见尼古拉,还赐予他御酒,以示友好。
这一次,尽管最终仍然未能达成预期的结果,但康熙皇帝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风度,他以极高的礼节款待了俄罗斯沙皇派来的使者及其随行的大小官员、通事、兵丁和跟役等,并分别给予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赏赐。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南怀仁就已经暗中充当了奸细的角色,与尼古拉在京城进行了秘密会谈。
根据康熙皇帝的指示,南怀仁警告尼古拉说:“回去告诉你们的沙皇,如果不引渡根特木尔,大清皇帝决心对俄国发动战争,并攻占雅克萨和尼布楚要塞,将你们俄国人全部驱逐出境。”
然而,话锋一转,南怀仁紧接着又补充道:“不过,目前大清尚未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康熙皇帝并不希望过早地暴露他的军事行动。所以,你回去后还是要尽力劝说沙皇,尽快引渡根特木尔。”
南怀仁这番话可谓是软硬兼施,既表达了大清的强硬态度,又暗示了康熙皇帝的顾虑和策略。
然而,尼古拉返回俄国后,俄国方面却对南怀仁的劝告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他们不仅没有引渡根特木尔,反而趁着清朝国内三藩之乱、东北地区兵力空虚的机会,进一步加大了对大清的侵略扩张。
沙俄以尼布楚和雅克萨作为军事据点,犹如两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大清的心脏,对其步步紧逼。
他们兵分两路,如饿狼般凶狠,一路向东,沿着精奇里江的上流,如毒蛇般蜿蜒前行,相继建立了雅思克据点和西林穆斯克据点,这些据点犹如毒瘤,深深地扎根在大清的土地上。
而另一路则如饿虎扑食一般向南猛扑,在多伦河口这个战略要地建立起额尔古纳堡,以此为据点,他们如蝗虫过境般深入到黑龙江下游。
在恒滚河上,他们建立了杜吉根斯克,在乌弟河上,又建起乌弟斯克等据点,这些据点星罗棋布,如蜘蛛网般覆盖在大清的土地上。
沙俄不仅在各个据点“置板屋,耕畎亩”,强行进行殖民屯垦,还以雅克萨为巢穴,如鬼魅般频繁骚扰索伦、赫哲、飞牙喀、奇勒尔等部落,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不惶宁处”,生活在恐惧之中。
他们不仅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抢夺貂皮,更是作恶多端,无恶不作。
然而,此时的大清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三藩之乱使得朝廷应接不暇,屡屡收到沙俄侵略的战报,却根本无暇顾及。
而沙俄则趁此机会,势力愈发壮大,在松花江、黑龙江、恒滚河一带烧杀抢掠,攻占城池,修建据点,如瘟疫般迅速蔓延,控制了大清国的大片土地。
谈到这里,康熙不禁闭目片刻,仿佛那惨绝人寰的场景就在眼前重现一般,他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睁开眼睛,深深地叹息一声:“哎,康熙二十一年的屠杀案……朕……朕历历在目啊。”
闻听康熙提起这起屠杀案,明珠的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他紧紧咬着牙关,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
“俄国人简直是丧心病狂!他们竟然将索伦、打虎儿、鄂伦春族打貂人,合计二十多人关进一个房间,然后残忍地将这二十多人活活烧死在房间内。不仅如此,他们还抢走了这些百姓的马匹、粮食、财物等所有东西。”
康熙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略微颤抖:
“正因如此,朕才下定决心北上,亲自巡视盛京、吉林、乌喇等地,向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瓦礼祜详细询问了边防情况。朕要了解清楚沙俄的侵略行径,绝不能让他们继续在我大清的土地上肆虐。”
“朕当时任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让他负责镇守东北边疆,抵御沙俄的入侵。同时,朕也派遣纳兰性德以捕鹿的身份,前往雅克萨一带侦查,收集沙俄的情报,为我大清的军事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康熙严肃的说道:“沙俄入侵我大清的事儿讲完了,朕在此郑重声明,我大清并不想侵占沙俄的一寸土地,但他沙俄也休想控制我大清的一寸土地。朕决心,对沙俄用兵,将这些罗刹鬼子,赶出我大清的东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皆称赞康熙圣明。
康熙呵呵笑道:“攻打沙俄,文武同心。可沙俄为何能盘踞东北这么多年,大家可都知道?这里有一道奏折,明珠你念来听听。”
“嗻……”随着这一声应答,明珠快步上前,恭敬地接过了那份奏折。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奏折,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
“阿达哈哈番马喇等疏报:臣至索伦,屡行密询罗刹情形,皆云见在雅克萨、尼布潮二城,各止五六百人,其得以盘踞多年者,惟赖额尔古纳口至雅克萨十余处,雅克萨至布尔马大河口十余处,筑室散居,耕种自给,因以捕貂。
尼布潮田亩不登,但取资纳米雅尔诸姓贡赋。
喀尔喀巴尔虎人时贩牲畜等物至尼布潮,尼布潮人亦捕貂,与之交易,得以生存。”
读到这里,明珠稍稍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以便让在场的群臣都能听清奏折中的内容。
接着,他继续读道:“臣请敕喀尔喀车臣汗,收其所部附近尼布潮者,兼禁止交易。再请敕黑龙江将军水陆并进,作攻取雅克萨状,因取其田禾则罗刹不久自困,量遣轻骑剿灭似易。”
当明珠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群臣们交头接耳,对奏折中的内容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则提出质疑。
康熙面色凝重,声音严厉地说道:
“诸位,俄军之所以能够在东北地区盘踞多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当地不仅有广袤的土地可供耕种,产出大量的粮食,而且还有丰富的貂皮资源可供捕捉,同时还能征收赋税。而喀尔喀地区那些贩卖牲口的人,竟然与俄军进行交易,这无疑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条件。”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康熙的分析表示认可。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