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姚启圣每天都会派人过来送战报,但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完整性,康熙对澎湖的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多。
这十几天来,康熙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澎湖的战事。
他担心施琅的军队是否能够顺利抵达澎湖,更担心他们在与郑经的军队交战中是否会遭遇不测。
东南局势如此严峻,台湾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患。
早朝结束后,康熙如往常一样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看到康熙一脸憔悴,心疼地问他是否身体不适。
康熙强打起精神,告诉太皇太后自己只是有些累了。
请安过后,康熙又开始了经筵日讲。
尽管他努力集中精力,但心中的忧虑还是让他无法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经筵日讲结束后,康熙匆匆吃了一碗粥,便回到寝宫休息。
他本想趁着中午的时间好好睡一觉,补补这十几天缺失的睡眠。
然而,他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的烦躁让他无法平静下来。
就在这时,高士奇前来觐见。
他看到康熙面色不佳,便谏言道:“皇上,近日武帝庙有庙会,甚是热闹,不如咱们去那里逛逛,散散心?”
康熙心想,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出宫了,朝中的大事又如此繁忙,出去溜达一下,放松放松心情也好。于是,他点头答应道:“也罢!现在就去。”
康熙换上便装,带着高士奇和几名侍卫,悄悄地出宫了。
出宫后,康熙的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他看到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摊位和表演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武帝庙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上一次来武帝庙,康熙想了想,还是在四五年前。
那时候正值平定三藩的尾声,康熙来到武帝庙前。
心中默念:“关帝爷,千年来您一直是中国的武将、副将、第一战将。如今朕已经平定了二藩,仅剩昆明一座城池,我康熙前来还愿,一但三藩荡平,我必调拨三万两白银,修缮武帝庙。”
原本这座庙,名为“关帝庙。”
康熙平定三藩后,果然拨款三两万白银,用来修缮关帝庙。
修缮之后,康熙下旨更改为“武帝庙。”
再一次提高了关羽,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
这一次攻打台湾,康熙是没有许愿的。
来到关帝爷神像的面前,康熙只感觉有一种神圣感。
他双手合十,默念道:“关帝爷保佑施琅,能一举荡平澎湖,收复台湾!若能如愿,我康熙必定再次捐款十万两白银,重修武帝庙!”
出了武帝庙之后,康熙的心情明显愉悦了不少,仿佛身上的重担一下子减轻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烦躁不安了。
夏天的北京城异常炎热,阳光如烈焰般炙烤着大地,空气都似乎被烤得扭曲起来。
康熙身上的锦缎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让他感到有些不适。
一旁的高士奇见状,不禁嘿嘿一笑,调侃道:“皇上,往年这个时候您早就去避暑了,今年怎么还迟迟未动身呢?”
康熙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摇了摇头,说道:“你应该知道原因的。”
高士奇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微臣愚钝,实在猜不出来啊。”
就在这时,康熙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如鹰隼般扫视着周围。
高士奇见状,顺着康熙的视线看去,只见街市边上有两个蒙古人正悠闲地坐着喝茶,嘴里还不时地说着蒙语。
这一幕对于旁人来说或许并无特别之处,但康熙却能听懂他们的对话。
原来,康熙自幼便跟随苏麻喇姑学习蒙语和满语,后来又陆续学习了汉语、回语、藏语以及维吾尔语等多种语言。
可以说,大清国的几大主要语系,康熙都能熟练掌握并听懂。
尤其是蒙语,他在宫中和苏麻喇姑对话时候,就经常的说。
“高士奇啊,咱们也来喝杯茶吧。”康熙微笑着对高士奇说道。
“好啊好啊!我可是早就口渴难耐啦。”
高士奇连忙应道,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让人感觉有些狼狈不堪。
这北京的大街虽然热闹非凡,但却没有一丝风。
尤其是在夏天,更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他们所处的这个喝茶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摊。
五六张小桌子随意地摆在大树底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茶摊。
这里的茶水价格非常实惠,只需一文钱就能买到一杯,比茶馆里要便宜很多。
因此,这五六个小桌子早就坐满了人,大家都在悠闲地品尝着茶水,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凉。
“老板,麻烦再给我们支上一张桌子吧。”高士奇大声喊道。
“好嘞……”老板赶忙应了一声,然后低头在一堆杂物中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他终于找到了一张小桌子,正准备打开桌腿时,却突然发现其中一条桌腿竟然断掉了。
“呃……”老板顿时有些尴尬,不过他反应倒是挺快,连忙说道:“爷,真是不好意思啊,这桌子坏了。要不这样吧,二位要是想喝茶的话,不如就坐这桌吧,这桌还空着两个位置呢。”
康熙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声音爽朗而洪亮:“哈哈,好啊,那就坐这里吧。”
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说来也巧,这一安排,康熙就和两个蒙古人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
那两个蒙古人原本正聊得起劲,一抬头,看见来了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公子,便不约而同地停下了交谈,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康熙身上。
不一会儿,一杯凉茶被端了上来。
康熙端起茶杯,仰头一饮而尽,动作干净利落。
他放下茶杯,见那两个蒙古人都沉默不语,似乎有些拘谨,便转头和高士奇闲聊起来。
话题五花八门,从家长里短到市井传闻,无所不包。
康熙口若悬河,高士奇则在一旁随声附和,两人聊得好不热闹。
那两个蒙古人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听懂康熙和高士奇的谈话,只是时不时地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他们。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