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山何许人也?
当年施琅及其父亲和弟弟被郑成功关押在一艘大船上,负责看守他们的人,正是林西山。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郑成功派人诛杀施琅。
然而,林西山却心生一计。
他巧妙地骗了全船的士兵,让他们喝下了被掺入蒙汗药的酒。
这些士兵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意识,为施琅等人的逃脱创造了机会。
接着,林西山又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让施琅故意刺伤自己的大腿,制造出一种被施琅袭击的假象。
这样一来,施琅就有了合理的借口逃离船只,而林西山也能避免被怀疑与施琅勾结。
施琅成功逃脱后,心中对林西山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紧紧拉住林西山的手,感慨地说道:“林西山,我原以为……哎……”
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林西山的敬佩和感激。
在营帐之内,施琅听闻了林西山后来的遭遇,不禁唏嘘不已。
他对林西山的勇敢和机智深感钦佩,同时也为他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惋惜。
“林西山,当年若不是你将我放行,就没有今日的施琅,请受施琅一拜!”施琅激动地说道,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的眼眶湿润了,仿佛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
说罢,施琅毫不犹豫地就要下跪,给林西山磕头。
这一举动让林西山大吃一惊,他连忙伸出双手,一把扶住施琅,急切地说道:“施琅将军,万万不可啊!你若真要感谢我林西山,我只求你一件事儿。”
施琅站稳身子,望着林西山被岁月摧残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他看到林西山大腿上的伤疤,那是当年留下的痕迹,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艰辛和困苦。
岁月如梭,如今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而林西山也即将步入花甲,时光的流逝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无论如何也难以磨灭。
施琅感慨万千,他紧紧握住林西山的手,说道:“林老弟请讲,我施琅能办到的,一定会办到。”
林西山双手作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施琅将军,如今您得了澎湖,想要进攻台湾可谓是指日可待。然而……”他的话语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施琅见状,连忙鼓励道:“没事,你说吧,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力解决。”
“哎......国姓爷杀了您父亲和兄弟全家,郑经又杀了您两个儿子全家,如此不共戴天之仇,您也可以报了......不过......”林西山叹了口气说道。
闻听此言,施琅心中的仇恨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瞪大双眼,怒吼道:“不过什么?”
林西山被施琅的气势所吓倒,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不过您若到了台湾,可千万不要屠城啊……”
原来,施琅要屠台湾城的消息竟然是姚启圣放出来的!
这个消息让林西山心急如焚,因为他的全家老小都在台湾,他自然非常关心这件事情。
清军屠城的事儿可没少发生,施琅屠城台湾,更是能理解的事儿。
所以林西山见施琅还未开口,心中愈发紧张起来,额头上冷汗直冒。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施琅将军,我并非要为妻儿开脱,只是……只是台湾城……”
施琅见状,赶忙伸手扶住林西山的双手,安慰道:“哈哈哈……哈哈哈……林西山,你多虑了!我施琅岂是那种人?且不说我根本不会进攻台湾城,如今我已经拿下了澎湖,接下来必然要再次招降郑氏。如果他不肯投降,我再用兵也不迟啊。”
林西山听了施琅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疑惑地问道:“您……您不是要报仇屠城吗?”
施琅看着林西山那佝偻着腰、歪着头的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他笑着解释道:“那只是谣言罢了!我施琅虽然对郑氏有怨恨,但我不会迁怒于无辜百姓。我此行的目的是收复台湾,而不是制造杀戮。”
“更何况,如果我使用朝廷的军队来报个人的私仇,这难道不是公报私仇吗?而且,朝廷的仁义之师东征澎湖,你看看我有没有杀害一个俘虏?对于那些投降的人,我是不是都给他们发放了粮食和银子呢?”施琅义正言辞地反问道。
林西山听后,不禁连连点头,这些事情他都是亲眼所见,确实如此。
施琅见状,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今天我就立刻写一道奏折送往京城,请求皇上宽限郑氏一些时间,命令他们带领军民投降。我们大清的仁义之师,只要他们愿意投降,绝对不会冤枉杀害任何一个人。”
“这样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林西山附和道。
“林西山,你来帮我磨墨吧!”施琅吩咐道。
于是,在林西山的注视下,施琅气定神闲地提起了手中的毛笔,只见他笔锋如剑,墨汁如泉,迅速而有力地在宣纸上舞动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