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听到李光地的话,却不以为意,反而双手作揖,笑着说道:“多谢李先生夸奖,能被您称为疯子,那可是我的荣幸啊!”
李光地见状,一脸哭笑不得,他一摊手,说道:“姚总督的脸皮,怕是比这甲板还要厚啊!”
姚启圣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笑着说道:“错……错了……李先生,您说得不对,我的脸皮可比城墙还要厚呢!”
当天夜里,海风轻拂,众人都躺在甲板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然而,尽管海风温柔,却无法吹散他们心中的不安和担忧。
“施琅啊,你说我们就这么一条船去澎湖,会不会遇到什么险情啊?”姚启圣躺在甲板上,仰望着浩瀚的星空,突然开口问道。
施琅原本睁着大眼睛,凝视着远方的海面,听到姚启圣的问题后,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十八年了,我又一次来到了澎湖……”
姚启圣见他毫无反应,不禁冷哼一声,面露不悦之色,开口说道:“施琅,你难道还对郑成功心怀恨意不成?”
施琅闻言,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地开口回答道:
“恨!我对他的恨意可谓是咬牙切齿!然而,这些都不过是个人之间的恩怨罢了……有些事情,该放下的,还是应该让它过去吧……”
姚启圣听闻此言,似乎对施琅的回答并不满意,他猛地一个翻身,坐了起来,盯着施琅说道:“你真的能够如此轻易地释怀吗?”
施琅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杀我父亲、杀我兄弟、杀我儿子,此仇简直比三江四海还要深呐……”
姚启圣见状,也不禁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施琅的感受,他感叹道:“是啊……生逢乱世,有太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
忽然,姚启圣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嘿嘿笑道:
“当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本以为投靠大清就能保得一生的荣华富贵。可谁能料到呢……”
施琅的思绪,也被姚启圣的这句话猛地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时,郑芝龙接受了洪承畴的招安,放弃了唐王,转而投向了大清的怀抱。
而施琅,也作为郑芝龙的部将,一同投降了大清。
郑芝龙率领着十几万如狼似虎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进发。
然而,就在他们尚未踏入京城的大门时,这十几万大军却突然被清军调遣到了全国各地。
郑芝龙惊愕之余,发现自己身边仅剩下寥寥数十人,而他的全家五十余口也一同住进了王府之中。
曾经的郑芝龙,可是一军统帅,统领着十几万雄师,威震四方,东南沿海海域上的霸主。
但如今,他却沦为了一个被清军严密监管起来的孤独王爷,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与权力。
这样的转变,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而郑芝龙的这个选择,也被众人认为是糊涂至极。
施琅,作为郑芝龙的爱将,自然也未能幸免。
他同样被清军监管起来,失去了自由。
然而,施琅心中却一直挂念着郑成功。
当他听闻郑成功宁死不降的消息后,决定逃离京城,投奔郑成功。
施琅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明智之举。
他成功地摆脱了清军的束缚,重新回到了郑成功的麾下。
而郑成功得到施琅这样一员猛将后,如虎添翼,在海上更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施琅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迅速成为了郑成功属下的第一战将。
尤其是他那“海霹雳”的诨号,更是让无数海寇闻风丧胆。
每当施琅的战船出现在海面上,那些海寇们便会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然而,好景不长。
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曾德的苦肉计。
这一事件导致了施琅与郑成功之间的关系破裂,两人从此反目成仇。
“老姚......我施琅此生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登上台湾岛看一看......”
姚启圣默默的点头,又瞅了瞅浩瀚的星空。
黎明破晓之际,晨曦微露,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李光地突然发出一声惊呼:“陆地……前面有陆地……”
这惊呼声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宁静的海面,瞬间将施琅和姚启圣从睡梦中惊醒。
施琅一个激灵,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前方。
他定睛一看,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哈哈笑道:“八罩岛、是八罩岛啊……”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随即,施琅迅速打开一卷地图,将其平铺在甲板上。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飞快地移动,准确地指向八罩岛的位置,说道:
“咱们的航线,是从八罩岛,到七美屿、再到这里……”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航线,仿佛整个航程都已了然于胸。
李光地满脸狐疑,吃惊地问道:“按你所说,我们岂不是要围着澎湖诸岛转一大圈?”
这个问题让施琅不禁笑了起来,他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嗯!那是自然!”
姚启圣见状,也插嘴问道:“呃……施琅,你不怕澎湖水师?”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施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说道:“哼……怕?怕我还来这里做什么?”
说罢,施琅不再搭理二人,转身走到船舵旁,下达命令:“按此路线航行,将船帆升高。”
船员们齐声应道:“遵命!”
随着船帆缓缓升起,船只开始加速前行,向着八罩岛的方向驶去。
船帆缓缓升起,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鸟,战船则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地在澎湖诸岛的狭窄缝隙中自由穿梭。
施琅站在船头,目光如炬,他一边大声呼喊着口号,一边指挥着船员们调整航向。
与此同时,他身旁的笔贴式则迅速地记录下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