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听了,微微一笑,说道:
“施琅虽然与老夫意见不合,但你瞅瞅,自从他来到福建之后,可谓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啊。他以战舰为家,亲自指导工匠打造战船,精心装备军械和火器,毫不懈怠。”
李光地心中暗自嘀咕,这姚启圣明明对施琅的工作非常赞赏,可嘴上就是不肯说出来,真是心口不一啊。
姚启圣似乎没有察觉到李光地的想法,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施琅还亲自挑选将领和士卒呢。他对身体条件要求极高,凡身体条件达不到标准的,一律改为后勤补给兵,只有身体条件能够达标的,才可以担任水师。”
李光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他拿起望远镜,朝着远处望去,果然看到了施琅正站在一艘战舰上,高举着旗子,指挥着将领们操练水师。
施琅的动作干脆利落,将领们也都训练有素,整个场面井然有序。
“姚总督啊,这水师与万正色的水师相比如何呢?”
姚启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
“如施琅所言,万正色的水师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他施琅所统领的水师,那才是真正的大清水师啊!”
李光地站在观将台上,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战船。
他注意到每一艘战船上都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张”“王”“李”等姓氏。
不仅如此,战船的侧壁上也同样写着大大的字。
李光地心生好奇,转头向姚启圣问道:“姚总督,那些旗子上,还有战船侧壁上的姓氏,究竟是作何用途呢?”
姚启圣嘿嘿一笑,解释道:
“这可是施琅的主意呢。如此一来,便可以轻易分辨出哪艘战船属于哪位将领,士卒们寻找起来也方便许多,而主将们也能更迅速地辨认出自己的战船。”
李光地闻言,不禁赞叹道:“好办法啊!”
随后,李光地走下观将台,迫不及待地朝着施琅练兵的地方走去。
当他终于找到施琅时,只见施琅正站在一群士兵面前,神情严肃地讲述着练兵的要点:“惯海者拨为舵梢,惯战者练为战兵!”
施琅面带微笑地说着,同时详细地解释道:
“对于那些喜欢划船游海的人来说,担任舵手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而那些热衷于刀枪剑戟、喜好杀戮的人,则可以被培养成为英勇善战的战斗之兵。这一点,你们应该都能理解吧?”
站在一旁的主将连忙点头应道:“末将明白。”
施琅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很好!接下来,你需要将你的部下们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舵手、战将和火器手。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但同时也要记住,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多种技能。不仅要擅长战斗,还要懂得如何掌舵,更要熟练使用火器,甚至能够独立驾驶船只。”
主将面露疑惑之色,问道:“提督大人,这是为何呢?”
施琅微微一笑,然后突然脸色一正,厉声说道: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旦有人在战斗中不幸伤亡,那么第二个人就能够立刻顶替上去,确保战船的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一支坚不可摧的战船队伍,就像铁打的战船一样,而士兵们则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否则,如果舵手突然缺失,那么船就无法继续前行了,不是吗?”
众人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便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李光地突然插嘴说道:“好好好!提督大人果然大才,如此安排,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能让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之能用、用之能战,真是令人钦佩啊!”
听到李光地的夸奖,施琅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他转头看向李光地,笑着说道:
“李先生过奖了,这不过是下官的一些拙见罢了。不过,下官还有一事相求,之前下官向朝廷申请的二十万两白银……”
李光地似乎早有准备,他呵呵一笑,打断了施琅的话:
“提督大人放心,皇上已经说了,待到战船出发之时,这二十万两白银必然会如数送到您的手中。”
施琅闻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连忙拱手道谢:
“好!多谢李先生了。”说罢,他便将这个话题放下,转头对众人说道:“你们都是主将,随老夫到船舱中去瞧一瞧吧。”
于是,众主将纷纷跟随施琅,一同走进了战船的船舱。
李光地和姚启圣也不甘示弱,紧紧地跟在施琅的屁股后面,进入了战船。
船舱内光线有些昏暗,但施琅却对这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他一边走,一边向众人介绍着船舱内的各种设施和装备。
走着走着,施琅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转头往下看去。
这一看,他的目光正好落在了李光地和姚启圣的脚上。
只见他们二人与其他人不同,竟然都穿着靴子,在这略显嘈杂的船舱里,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吓人。
施琅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两位,我们大家都是赤脚,唯独你们二位穿着靴子,这是为何啊?难道是怕冷,还是怕被什么东西扎到脚不成?”
姚启圣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窘迫之色,他张了张嘴,刚想要辩解几句,但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站在一旁的李光地给一把拉住了。
姚启圣转头看向李光地,只见他对自己使了个眼色,示意不要多言。
姚启圣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明白李光地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便不再吭声。
两人对视一眼后,都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地弯下腰,将脚上的靴子脱了下来,随手扔在了甲板上。
这艘战船是由施琅亲自设计的,而且他还亲自监督工匠们打造,可以说是倾注了施琅大量的心血。
战船的甲板四周都布置着一排排的火炮,分为上下两层,看上去威风凛凛。
而最底层的船舱,则被改造成了一个宽敞的作战指挥室,里面摆放着各种作战地图和指挥用具。
第二层的船舱则是淡水和粮草的储存区域,以保证战船在长时间航行中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众人走进船舱后,李光地不禁惊叹道:“哇,这船舱竟然如此之大!”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