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见状,赶忙拿起桌上的毛笔,饱蘸墨汁,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昭武”二字。
待墨汁稍干,他指着这两个字,继续解释道:“据南方传来的消息,当地的老百姓们都在传言,说这‘昭武’二字,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像是‘二年’二字。如此说来,这吴三桂的昭武年号,恐怕最多也只能维持两年的时间吧。”
康熙听完,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他对高士奇的这番解释颇为赞赏,不禁赞叹道:“哈哈,你这想法倒是新奇有趣!不过,这横竖皆是两笔,确实也有些巧合啊。”
高士奇见康熙如此反应,心中稍安,于是接着说道:
“皇上,不仅如此,这‘昭’字乃是由‘斜日’和‘刀口’组成。斜日已过正午时分,自然无法长久照耀;而‘日’又恰好位于‘刀口’之侧,这显然是一种不祥的征兆,预示着吴三桂恐怕命不久矣啊!”
康熙点了点头,似乎对高士奇的分析颇为认同。
高士奇见状,胆子也大了起来,继续说道:“再看这‘武’字,可拆分为‘止戈’二字。‘止戈’者,停止战争之意也。这岂不是意味着干戈即将休止,天下即将迎来大定之局吗?”
高士奇话一出口,原本还面带笑容的康熙和明珠等人,瞬间都收住了笑容,整个场面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高士奇见状,心中不禁一紧,连忙问道:“呃……臣莫不是说错了什么?”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发颤,显然对自己刚才的发言有些担忧。
康熙缓缓地摇了摇头,目光落在高士奇身上,语气平静地问道:“你可懂得阴阳八卦?奇门遁甲之术?”
高士奇一听,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思,他赶忙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这都是《易经》解字而已,解字而已!”他的语速很快,似乎生怕康熙会误解他的意思。
康熙看着高士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并没有继续追问高士奇,关于阴阳八卦和奇门遁甲的事情,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龙案上的舆图上。
康熙一边仔细地看着舆图,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长沙、岳州只要一破,湖南便犹如探囊取物啊!”他的声音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
高士奇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康熙对这次攻打湖南的战役非常重视,而且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他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康熙。
于是,高士奇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虽说攻打湖南主要靠水师,但进入湖南腹地,乃至滇、黔、川等地,战马才是最重要的啊。”
康熙听了高士奇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沉思片刻后,果断地说道:“你说的不错!传旨:朕的御马还有一千五百匹,速速拨给长沙前线。”
闻听康熙竟然将自己的御马都捐献出来了,高士奇心头猛地一紧,他深知这意味着前线战事的紧急和严峻。
略作思索后,高士奇连忙说道:“陛下,臣家中还有两匹马,愿一并送到前线,以尽绵薄之力。”
高士奇的话音刚落,索额图和明珠对视一眼,两人心领神会。
紧接着,索额图说道:“陛下,臣家中有几十匹马,还有家奴百人,可护送到前线,为陛下分忧。”
明珠也附和道:“陛下,臣也愿捐出家奴和马匹,一同送往前线。”
康熙见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索额图和明珠的慷慨之举表示赞赏,并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你们的马,就负责将工部本月生产的一百门火炮运到前线吧。”
原来,南怀仁近期又对火炮进行了改良,这次的火炮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筒炮。
康熙亲自为其命名为“神功军炮”,这种火炮专门用于攻打远距离的城池,威力巨大,而且装炮弹的方式也非常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这门大炮的重量仅有八百多斤,三四个成年男子便可以轻松地将其抬着行走,这正符合云贵川湘等地的复杂地形。
明珠和索额图捐马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廷。
文武重臣们听闻后,纷纷上书,表示愿意效仿二人,将自己家中的马匹以及可以护送物资马匹的家奴都捐献出来,以支援前线的战事。
仅仅一日之间,京城之中就有两千匹骏马捐出,运送到前线时,还带上了不少的物资。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康熙十七年四月底,此时的朝廷已经对岳州、长沙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严密的合围圈,就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将吴三桂的势力紧紧笼罩其中。
在吴三桂的阵营里,原本平静的湖面被这突如其来的局势搅动得波涛汹涌。
其中,方光琛所支持的吴应麒,在历经一番波折后,终于被吴三桂任命为防守岳州城的总督。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吴应麒的内心却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他深知,自从刘玄初离世后,吴三桂似乎也逐渐从迷茫中清醒过来。
而他与方光琛之间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已渐渐被疏远所取代。
吴应麒暗自思忖着,如今方光琛已失去了吴三桂的信任,如果自己还继续与他保持联系,恐怕会引起吴三桂的反感。
为了重新赢得吴三桂的欢心,吴应麒决定采取一些行动。
于是,在各种场合中,吴应麒开始频繁地提及方光琛的不是。
他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方光琛的种种行为,试图让吴三桂相信方光琛并非善类。
而本来就对方光琛心存疑虑的吴三桂,在听到儿子如此说后,心中的怀疑愈发加深。
他开始觉得,方光琛排挤刘玄初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这个人的动机恐怕并不单纯。
就这样,在吴应麒的推波助澜下,方光琛在吴三桂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小人。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将方光琛任命为云南巡抚,并命令其即刻返回云南赴任。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