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沉思片刻,回答道:“康亲王、安亲王,就算我们用火炮去轰击吉安城,恐怕也来不及了。依我看,倒不如……”
“倒不如怎样?”康亲王急切地追问。
姚启圣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如下官亲自入城,凭借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去劝说守城的韩大任投降。如果能成功,岂不是比任何良药都更有效?”
“你?”安亲王满脸狐疑地看着姚启圣,似乎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
姚启圣注意到了安亲王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这个安亲王真是没有一点城府,相比之下,还是康亲王更像一个真正的王爷。
姚启圣没有理会安亲王的质疑,继续说道:“对,下官这就立刻入城,还请两位王爷赐予一匹快马!”
还没等安亲王开口,康亲王当机立断地命令道:“好,姚启圣,那就有劳你走这一趟了。”
“遵命!”姚启圣领命后,转身跨上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一般朝吉安城疾驰而去。
到了城门前,他勒住缰绳,停住胯下的骏马,然后深吸一口气,气运丹田,用他那洪钟一般的嗓音高声喊道:“城上守军听着,我乃福建布政使姚启圣,特来见你们韩将军!”
这一声喊,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震得城上的士兵们耳朵嗡嗡作响。
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小头目回过神来,他战战兢兢地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快去禀报韩将军,就说福建布政使姚启圣来了。”
那士兵得令后,如蒙大赦一般,飞也似地跑向城内。
不一会儿,韩大任的营帐中就传来了一阵惊呼声:“什么?你说是谁?”
“说是叫姚启圣!”那士兵气喘吁吁地回答道。
“姚启圣?”韩大任闻听这个名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喃喃自语道,“这个活阎王怎么来了?”
一旁的幕僚见韩大任如此惊恐,赶忙上前劝慰道:“侯爷莫怕,或许他此来并无恶意。”
“呸!”韩大任狠狠地啐了口唾沫,“他能有什么好意?这老东西肯定是来者不善!”
“那……那该如何是好?”幕僚有些六神无主。
韩大任稍稍定了定神,突然一拍大腿,说道:“怕什么!他既然敢单枪匹马前来,想必是有恃无恐。咱们可不能弱了气势,快,备下酒宴,本侯爷亲自到城门接见他。”
话不多说,韩大任迅速穿戴整齐,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一群亲卫,如疾风般向城门口奔去。
城门大开,韩大任到城门口,一眼就瞧见了姚启圣。只见那姚启圣身着一袭青衫,头戴方巾,正笑眯眯地盯着自己,仿佛一只老狐狸。
“淮阴侯,我姚启圣是不是官衔有些低了,不配见您啊?”姚启圣满脸戏谑地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韩大任。
韩大任见状,连忙摆手说道:“哎呦,我的活阎王啊,您可别这么说!我韩某人哪敢取笑您呢?快快请入城吧,韩某人早已备下了丰盛的酒宴,今日定要请我的活阎王好好地吃上一顿。”
说罢,他便热情地拉住姚启圣的胳膊,一同走进了吉安城。
两人边走边聊,韩大任忽然好奇地问道:“老姚,听说你现在当上福建布政使啦?”
姚启圣嘿嘿一笑,故作谦虚地回答道:“哪里哪里,我这小小布政使怎能与韩大人您相提并论呢?您可是淮阴侯啊,堂堂侯爵啊!”
这布政使,可是清朝一省的行政长官,在电视剧中常常被称为藩台。
其职责颇为重要,不仅要负责执行和宣传朝廷的政令,还要征收全省的赋税,管理全省的财政收支,同时考核各州府县的官员,掌管着各省的户籍、田产、百姓等诸多事务。
可以说,布政使就相当于朝廷的户部尚书,是该省的二把手。
韩大任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一副苦涩的笑容,说道:“你这活阎王啊,就别再取笑我韩大任了!什么侯爵不侯爵的,我现在这把老骨头都快被人砍了,哪还有心思去想那些啊!”
原来,这姚启圣和韩大任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交情。
他们俩从小就相识,那时候还一起玩耍呢。
姚启圣家境富裕,而韩大任的家庭却十分贫困。
因此,姚启圣经常会从家里拿一些吃的、穿的东西,送到韩大任的家里去。
小时候的韩大任对姚启圣可是言听计从,简直就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哥。
用他们小时候的话来说,姚启圣就是孩子王,是所有小孩子的头头。
然而,世事难料。
当清军攻打江南的时候,大家都各自逃命,从此走散了。
后来,姚启圣归顺了清军,还加入了汉军旗;而韩大任则选择跟随吴三桂,一路南征北战,一直到了今天。
两人久别重逢,一同来到了膳厅。
姚启圣一眼瞥见这丰盛的酒宴,不禁笑道:“哎呦喂,安亲王和康亲王都以为你早就断了军粮,没想到你这里还有如此丰盛的酒宴啊!”
韩大任苦笑着摇摇头:“老姚啊,这不过是最后的奢侈了。如今吴三桂派高大节和马宝来援,可迟迟不到,可我心里清楚,这局势怕是不妙。”
韩大任定睛看着姚启圣那一脸贱笑,心中不禁有些纳闷,于是开口问道:“老姚啊,你大老远地跑到我这吉安城来,究竟所为何事啊?”
姚启圣闻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震得屋顶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笑罢,他才缓过神来,对韩大任说道:“哈哈哈……自然是来救你性命的呀,难不成你还真以为我是来被你扒皮吃肉的不成?”
韩大任一听“扒皮吃肉”四个字,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姚启圣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没个正形。
姚启圣似乎并没有察觉到韩大任的不悦,他依旧嬉皮笑脸地说道:“要不是你韩大任镇守在这吉安城,我才懒得跑这一趟呢!我呀,纯粹就是为了救我那儿时的好友而来,可不是为了救什么狗屁的淮阴侯!”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