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的索额图,因为向来不赞成撤藩之举,所以此刻并不想多说什么。
然而,当他听完康熙详细阐述完整个计划后,心中亦不由得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大为改观,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看似稚嫩的小皇帝,竟拥有如此高深莫测的智谋。
只是众人皆不知晓,遏必隆如今已到了生命的尽头,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而才会对康熙吐露真言,毫无保留地讲出那些肺腑之言。
而康熙呢,自然也是个聪慧过人且善于纳谏之人,对于遏必隆的忠告,他不但听得进去,更是能够从中汲取精华,进而构思出这般绝妙的应对之策。
高士奇接连奋笔疾书地拟定了好几道圣旨后,才如释重负般地搁下笔来。
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此时,坐在龙椅之上的康熙皇帝嘴角微微上扬,呵呵一笑,关切地问道:“高士奇啊,连着写这么多道圣旨,手酸不酸呀?”
听到圣上问话,高士奇赶忙起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多谢皇上关怀,微臣的手一点都不酸!”
然而实际上呢,就在刚刚写完那些奏折之后,高士奇就已经在私底下不停地转动着手腕子,试图缓解那股因为长时间书写而带来的酸痛感。
毕竟对于高士奇来说,写汉字倒是不在话下,但要让他用满文来撰写这些公文,确实有些为难他了。
康熙皇帝何等睿智,自然一眼就瞧出了其中端倪。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一旁的熊赐履,开口吩咐道:“熊赐履,接下来这一道奏折由你来拟吧。”
“嗻……”熊赐履连忙躬身领命,然后快步走到案前,稳稳当当地坐下,伸手拿起一支毛笔,轻轻蘸了蘸墨汁。
紧接着,他面色凝重,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康熙皇帝口述旨意。
“户部的席兰秦、兵部的党务礼、户部的萨哈,以及兵部的辛珠,朕现派遣他们四人分别前往贵州、广东和福建这三个省份。
其目的在于妥善处理搬移三藩船只、粮草以及民夫等相关事宜。他们所到之处,当地的巡抚与总督必须全力予以配合,不得有丝毫怠慢和延误。此事关乎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熊赐履运笔如飞,不一会儿便将那道圣旨撰写完毕,然后恭恭敬敬地呈递给康熙皇帝,并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已经按照您的旨意全部拟好了。”
康熙接过圣旨,仔细浏览了一遍之后点了点头,接着郑重其事地对在场的众人嘱咐道:
“诸位爱卿,此次朕派遣他们前去搬移三藩的大臣以及各藩的家眷,他们一路的行程必须通过驿站来传递消息。
驿站的工作已然十分繁重劳累,如今更是不堪重负。所以,他们切不可借着公差之名去滋扰驿站之人。
倘若藩王及其家眷行至有水路之处,尔等务必要迅速妥善地安排好船只接应,万不可有丝毫延误。
若是谁胆敢耽误此事,朕必定严惩不贷!这三藩用船之事至关重要,关乎朝廷大局,还望诸君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此项使命。”
康熙深知地方驿站的艰难处境,也明白一些官员一旦出京办事,往往会仗势欺人、鱼肉乡里,给当地百姓带来诸多困扰。
因此,他特意加重语气强调了一番,希望这些奉命行事的臣子能够谨守本分,不要胡作非为。
听到康熙如此严厉的告诫,众人齐声应道:“嗻……”
这一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但朝廷却灯火通明,忙得不可开交。
一道道圣旨如流星般从紫禁城飞出,迅速传向全国各地。
康熙皇帝不仅大笔一挥,批准了吴三桂提出的所有请求,甚至亲自为三藩北迁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无论是三藩将要抵达哪一个省份、哪一个府衙、哪一个县城,当地的总督、巡抚以及各级官员们都必须无条件地为其让行。
这一决策显示出康熙皇帝裁撤三藩的决心坚如磐石,他为此煞费苦心,将此事视为朝廷当前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
此消息一经传出,原本就繁华喧闹的京城瞬间炸开了锅,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四处奔走,忙着打探最新的消息;有的则趁机做起了生意,兜售各种物品;还有的人只是单纯地凑热闹,随着人流来来往往。
在京城西郊的一座幽静民宅之中,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屋内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正是被称为教主的人,而另一人则是名叫黄吉的心腹手下。
只见黄吉恭恭敬敬地站在教主面前,压低声音说道:“教主!小人所听到的情况便是如此!”
教主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追问道:“好!但这消息是否真实可靠呢?”
黄吉连忙摆手解释道:“哎呀!教主您尽管放心好了,这消息绝对不可能有假啊!小人的主人可是兵部的侍郎大人,像这种关乎朝廷大局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欺骗小的我呢?”
说罢,黄吉脸上露出一抹谄媚的笑容。
这教主微微点头:“如此甚好!吴三桂岂会束手就擒?如今看来,只要吴三桂举兵起义,必定天下大乱!届时我等一同发作,斩杀满清皇上蛮夷,恢复我大明河山有望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这堂内哄笑一片。
“教主大人,现今这偌大的北京城,已有足足九成的家奴加入咱们教派啦!而且聚集起来的人数也多达数千之众呢!就只等着教主您发号施令,我们便能在一夜之间将京城一举拿下呀!”
黄吉满脸兴奋地汇报完毕后,众人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之声。
“嗯!你所言极是!不过嘛,诸位还需稍安勿躁,暂且忍耐一番。只需等到那吴三桂起兵造反一事不断发酵、扩大影响之后,便轮到我们这些英雄豪杰大显身手、崭露头角之时了!”
教主轻抚着下巴上那几缕修长的胡须,缓缓地点头说道。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地坐在下方的张长老突然发出一声轻笑:“哈哈,教主啊,依属下之见,此刻最为心急如焚之人,恐怕并非那吴三桂哟。”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