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达礼微微眯起双眸,手抚下巴沉思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说道:“多谢朱大人的悉心指教。那么,依照朱大人您高瞻远瞩的看法,咱们接下来究竟应当怎样行动才最为妥当呢?”
朱国治先是轻抿了一下嘴唇,随后压低声音轻声说道:
“两位大人呐,此次吴三桂向北迁徙,定然不会毫无所求地就范,必定会提出一些相应的条件来。只是不知今日……”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眼神若有所思地在傅达礼和折尔肯二人身上来回扫动。
傅达礼与折尔肯心领神会地对视了一眼,尽管他们三人已然结成同盟关系,但对于朱国治所说的话,还是不敢贸然轻信。
要知道,他们与吴三桂之间的交谈内容,可都称得上是关乎朝廷机密要事。
这时,只听见傅达礼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道:“哈哈,今日这吴三桂嘛,仅仅只是设宴款待了咱们一番而已,倒是并未提及任何具体的条件呀。”
一旁的折尔肯也随声附和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傅达礼所言,并接着问道:“朱大人,不知对此您又有着什么样独到的见解呢?还望不吝赐教!”
朱国治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面色凝重,语气缓慢而沉稳地继续分析道:
“二位大人,虽说今日吴三桂尚未明确提出其所需的条件,然而咱们却不能掉以轻心、坐以待毙啊。
依我对他的了解,这吴三桂最为看重的无外乎两点,其一乃是手中所掌控的兵权;其二则是堆积如山的巨额财富。所以,咱们必须针对这两个关键因素,预先做好周全详尽的应对策略才行。”
傅达礼皱着眉问:“那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得满足他这两样要求?这岂不是助长他的气焰。”
朱国治摆了摆手,“非也。我们可佯装应承,先哄他启程北迁。途中再慢慢削减他的兵力,至于财富,只要他离了云南,没了根基,再多财富也无用。”
折尔肯点头称是,“此计倒是可行,不过实施起来怕是不易,万一被吴三桂识破,我们可是性命难保。”
朱国治胸有成竹,“此事确实凶险,但我们也并非毫无胜算。吴三桂自负,料不到我们敢算计他。只要吴三桂能拔营起寨,大事必成啊!”
傅达礼和折尔肯相视一眼,觉得目前也唯有此策。
当下三人又细细商讨了一番具体的步骤和应对措施,决定明日就开始布局。
随后,朱国治悄然离开了驿馆,傅达礼与折尔肯则留在房中,心里既忐忑又不得不面对接下来与吴三桂的周旋。
“傅达礼,这朱国治此人,究竟是否可以信任呢?”折尔肯一脸疑惑地开口询问道。
傅达礼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轻声说道:
“要说这人完全不可信吧,倒也不尽然。毕竟他与那吴三桂之间确实存在矛盾,有着对付吴三桂的动机和理由;可要论及此人值得深信不疑嘛,却又万万不能如此断言了。因为此人心术不正,绝非良善之辈啊!”
听到这里,折尔肯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连忙追问道:“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还请兄台详细给我讲讲。”
傅达礼轻咳一声,接着说道:
“这朱国治啊,可是出了名的大贪官,民间都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朱白地’。
想当初他在江南担任巡抚之时,那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作恶多端呐!
将整个江南地区搅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而且但凡他所到之处出任官职,当地的财富十有八九都会落入他的囊中,被其肆意搜刮掠夺一空。正因如此,老百姓对这个朱国治可谓是恨之入骨,所以才送了他这么一个‘朱白地’的不雅称号。”
待傅达礼讲述完毕之后,他不禁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仿佛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而一旁的折尔肯则紧紧皱起了眉头,面露怒色地愤愤不平道:
“像这样的狗官,实在是可恶至极!真不知皇上对此是否有所知晓?既然明知他的品行如此恶劣,为何还要派遣他前来云南担任巡抚一职呢?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呵呵……这可真是皇上的英明之举啊!要知道,但凡来这云贵为官之人,多数都会选择投靠吴三桂那厮,进而沦为他的走狗鹰犬。您想想看,若是不肯归顺吴三桂,其下场会如何呢?
就拿上一任云南巡抚李天浴来说吧,他可不就因为没向吴三桂低头,结果被吴三桂随便捏造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给送交朝廷处置了嘛。最终啊,可怜的李天浴只能落得个被发配到盛京去受苦受难的结局。”
折尔肯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后,还是没能想通这朱国治究竟为什么不愿意投靠吴三桂。
一旁的傅达礼将折尔肯脸上的疑惑尽收眼底,于是开口解释道:
“虽说这云贵一带的官吏数量不少,而且其中大部分人确实都投靠了吴三桂。但这里面有个关键因素您可能忽略了,那便是这当中绝大多数的文官啊,他们其实都是从江南那边过来的。
而这些来自江南的官员们对朱国治可谓是恨之入骨呐,自然也就不愿跟他合作啦。
不过呢,要说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得数朱国治背后所依仗的那位大人物——安亲王咯……”
“安亲王?”听到这个名字,折尔肯先是一愣,随即便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要知道,既然是安亲王的奴才,那就断无可能再去投靠吴三桂了。
除非出现一种极端情况,即安亲王与吴三桂暗中勾结。然而,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毕竟,安亲王可是货真价实的亲王啊!他的父亲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这身份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清国努尔哈赤的嫡亲孙子!
而那吴三桂,不过是个异族王爷罢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跟安亲王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依此来看,现今朱国治虽贵为巡抚,实则并无多少实权可言呐。倘若吴三桂离开云南,那么最大的受益者难道会是朝廷吗?恐怕未必吧!或许最大的受益人便是那朱国治了。”折尔肯不禁心生疑惑地问道。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