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冷哼一声:“哼......那就以朝廷阅八旗兵,云南阅绿营兵为由!”
刘玄初一脸茫然,但还是说道:“若平西王执意要阅兵,也得在朝廷阅兵之后......”
吴三桂捋了捋胡子哈哈大笑:“玄初说的不错,朝廷正月二十阅兵,咱们就二月初二阅兵。”
“二月初二?”刘玄初更是惊讶了。
“嗯,就二月初二。”
其实啊,这二月初二可是龙抬头的日子,吴三桂选择这一天阅兵,可谓是别有心意。
这一点吴三桂不说,刘玄初也不会点破。
北京城。
在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京城之中,明珠正处于一片忙碌与喧嚣之中。
他犹如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片刻不停地奔波于各个角落,竭尽全力地协调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资源。
与此同时,他还不得不面对众多德高望重的老臣们投来的怀疑目光和尖锐质问。
然而,尽管压力如山般沉重,但明珠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比坚定——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务必取得圆满成功!
时光匆匆流逝,距离阅兵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入京城。
远在边疆镇守一方的吴三桂,虽然在表面上显得格外镇定自若,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他暗地里指使手下的亲信在京城四处散播谣言,大肆宣扬此次阅兵乃是劳民伤财之举,妄图以此动摇民心,干扰阅兵的筹备工作。
明珠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谣言的传播,并迅速采取行动展开深入调查。
凭借着他聪明过人的才智和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没过多久便查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吴三桂在背后搞鬼。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整衣敛容,急匆匆地入宫面圣,将所掌握的情况如实向康熙皇帝禀报。
康熙皇帝听完明珠的汇报后,不禁冷哼一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说道:
“朕早就料到吴三桂那贼子没安什么好心。不过,他越是这般处心积虑地捣乱,朕就愈发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次阅兵举办得轰轰烈烈、风风光光!让天下人都看看我大清王朝的强大实力和威严!”
紧接着,康熙皇帝当机立断地下旨命令相关官员立即张贴告示以澄清事实、驳斥谣言。
并且进一步加大对阅兵意义的宣传力度,广泛宣扬此次阅兵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大清帝国的赫赫国威,更是为了保障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太平安宁。
康熙十二年正月十九日,正值黎明破晓之际,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将紫禁城映照得金碧辉煌。
而就在这一天,阅兵仪式的前夕,太和殿内庄严肃穆,一场盛大的大朝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朝堂之上,群臣毕至,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
康熙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们。
忽然,他转头看向左侧的明珠,开口问道:“明珠啊,明日阅兵之事,如今准备得怎么样了?”
只见明珠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答道:“启禀皇上,微臣已做足万全之策,所有相关事宜皆已安排妥当。明日将于南苑晾鹰台陈甲列兵,恭迎皇上亲临检阅。”
康熙微微颔首,示意明珠继续说下去。
于是,明珠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详细讲述起关于明日阅兵的具体情况和安排。
他有条不紊地介绍道:“此次阅兵,共分为步兵、骑兵、炮兵等多个方阵。每个方阵皆由精挑细选的士兵组成,他们身着崭新的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队列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就这样,明珠足足讲了约摸有半个时辰之久。
期间,康熙皇帝始终专注聆听,偶尔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实际上,对于这些细节,明珠早已向他汇报过许多次,但康熙仍然听得十分认真,毕竟阅兵乃是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待到明珠终于说完,整个朝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随后,康熙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甚好!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什么疑问或建议?”
此时,底下的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相互交流着各自的想法。
不一会儿,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圣明,臣等对明日的阅兵礼仪已然明晰,定当全力配合,确保阅兵顺利进行。”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表示定会全力以赴。
康熙笑了笑,接着说道:“朕呢,一直想着能带着咱们部院的大臣们出去放松一下。只是平日里政务繁多且繁忙异常,实在抽不出身来。好在这次赶上了大阅兵,正好可以借此良机,让各位尚书都带上自己的弓箭,随朕一同前往郊外游玩一番。”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大臣们有的面露欣喜之色,有的则显得有些惊讶。但很快,大家便齐声应道:“谨遵皇上旨意!”
随后,康熙皇帝率领着一众王公大臣一同前往行猎之地。
队伍之中,有和硕裕亲王福全,他身经百战,威风凛凛;
还有巴林多罗郡王鄂齐尔,其勇猛之名远近皆知;
敖汉多罗郡王布达亦是英武不凡;
喀尔喀多罗贝勒滚布伊尔登同样气质出众。
此外,户部尚书米斯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工部尚书吴达礼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等人也紧紧相随。
当他们抵达东红门时,众人纷纷下马。
紧接着,侍从们迅速地将箭靶树立起来。
一时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只见康熙皇帝气定神闲地站定,轻轻挽起手中的弓弦,搭上一支利箭。
他目光如炬,瞄准远处的箭靶,然后猛地松手。
只听得嗖的一声,那支箭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出,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直直地射中了靶心!
这一箭之威,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不已。
刹那间,周围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康熙皇帝见状,心情大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朗声道:“朕许久未曾这般畅快了!”
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巴林多罗郡王鄂齐尔、尚书米斯翰等人以及众多侍卫们开始射箭。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