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点了点头:“皇上,臣以为即便不给三位藩王们钱,他们也能发放军饷,甚至是抚恤。”
康熙微微一笑:“朕也知道,他们手里面肯定有钱。”
高士奇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朝廷可以以赈灾为由,将他们的军饷以分批的方式送至各地,比如云南,每个月给他们两百万两......”
康熙听后眼睛一亮,抚须沉思片刻道:“此计虽妙,即便他们催促,朝廷依然是按照月度给他们发放,如此一来,可以坚持到明年的税收收缴,同时也能做一些工部、河道修缮的事情。”
高士奇又道:“正是如此,想必朝廷这么给他们钱,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上上折子,催一催军饷。”
康熙听到这里,愤怒的脸色转为笑脸:“明珠索额图,你们怎么看?”
明珠呵呵一笑:“皇上,臣同意这个看法。”
索额图则是一脸的凝重:“皇上,臣有些不同意,这边疆重地,岂能儿戏?”
熊赐履也点了点头:“臣同意索额图大人的看法,朝廷还是要谨慎一点的好。”
陈廷敬是康熙的追随者,更是户部的领头羊,只见他微微一笑:“臣同意高士奇的看法,这样以来,户部的工作就可以分为几块,哪里都不至于落下了。”
“好,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康熙一拍龙案,显得有些兴奋。
众人散去之后,康熙留下了高士奇。
“高士奇,朕削藩削藩,削藩了两年,却是没有多大的效果啊,他们一年比一年要的钱多,一年比一年的兵马多......”
康熙的话,没有什么毛病,感觉是削藩了,不仅从三藩中调任,而且收回政权,可是总感觉削藩的没有什么用。
高士奇想了想:“皇上,您说的不错。三位藩王在藩地,经营了二十年了,他们只要还在藩地一天,就很难通过削藩,削弱他们的实力。”
“哎.....”康熙长叹一口气:“是啊,他们只要还在藩地一天,就一天不得让朕放心。想要彻底的革除弊端,就不能让他们世世代代镇守当地啊。”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那一年一度的年关愈发临近,整个北京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逐渐变得绚丽多彩起来。
大街小巷里,处处可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和五彩斑斓的彩带,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装点得宛如梦幻之境。
就在这时,来自各个藩国的使者们也如同嗅到了春天气息的候鸟,纷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前来朝拜大清朝的天子。
率先抵达的是与——朝鲜国的使团。
他们带着丰厚的贡品和满满的诚意,进入了这座繁华的都市。
紧接着,琉球、瞿罗国、交趾国等众多藩属国的使者队伍也接踵而至,一时间,京城的街道上充满了异域风情,令人目不暇接。
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的理藩院自然不敢怠慢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以最高规格的附属国礼仪热情地迎接了各国的使臣。
不仅如此,当今圣上康熙皇帝更是慷慨大方,赐予了这些使节们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珍贵的敕书,以示对其忠诚的嘉许和恩宠。
甚至,康熙皇帝还特意叮嘱理藩院要好生招待这些客人,务必让他们在京城尽情享受过年的欢乐氛围,待年后再启程回国复命。
然而,实际上虽说这些藩国皆是前来进贡,但他们所带来的物品价值相较于康熙皇帝的赏赐而言,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凡有使者来访,无一不是满载而归,大大地赚了一笔。
就这样,到了十二月的时候,京城已然沉浸在了一片张灯结彩、欢歌笑语的热闹景象之中。
此时此刻,身处皇宫中的康熙皇帝眼见宫外如此热闹喜庆,自己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
于是乎,他专门挑选了一个相对清闲的日子,轻车简从,悄悄地带领着一群心腹随从离开了戒备森严的皇宫,如普通百姓一般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悠然自得地逛起街来了。
经历了恭亲王和裕亲王递上辞呈这件事以后,那些八旗的子弟们像是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一般,一下子都收敛了起来。
康熙皇帝从宫殿里走出来之后,看到眼前这样的情景,心里多少还是感到有些欣慰和满意的。
遥想起以前的时候,他每次出宫微服私访,总是能够看见那些个八旗子弟们整天无所事事。
不是提着鸟笼到处闲逛,就是坐在茶馆里面悠哉悠哉地喝着茶,而且还肆无忌惮地大声议论着国家大事,那种散漫和轻狂的样子实在是令康熙皇帝心生不满。
然而现如今,经过了一番整顿和约束之后,这些八旗子弟们可比从前规矩多了。
康熙皇帝悠然自得地漫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一边欣赏着周围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一边感受着市井生活所带来的那份独特的烟火气息,心情自然也是格外的舒畅和愉悦。
就在这时,原本喧闹嘈杂的人群突然间传来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声。
康熙皇帝顺着声音望去,发现原来是几个八旗子弟不知因为何事竟然在街边起了争执。
眼看着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康熙皇帝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站在他身旁的侍卫见此情形,当即就想要迈步上前去制止这场纷争。
可是康熙皇帝却轻轻抬起手来拦住了侍卫,示意先不要轻举妄动,他倒是想要亲眼看一看如今这些已经受到过教训的八旗子弟们究竟会怎样去处理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
只见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八旗子弟率先放下了姿态,他朝着对面的人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态度极为诚恳地开口说道:“兄台莫要生气,刚才的确是小弟我的不对,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啊!”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