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甘文焜自报家门后,那小哥不禁抬起头来,将他从头到脚仔细地审视了一番。
然而,看来看去,却怎么也看不出眼前此人有半分身为总督应有的气派和威严。
甘文焜把小哥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只是微微一笑,缓声道:“没错,老夫正是云贵总督甘文焜。还望小哥能尽快替我向王爷禀报一声啊。”
这小哥在此处当差已然有些年头了,对于朝廷中的大小官员可谓是了如指掌。
他心里很清楚,前任云贵总督乃是卞三元,而且那人时常会到平西王府走动,所以自己与他也算颇为熟悉。
可这甘文焜……却是头一次见到。
于是,小哥略作思索后,再次出声询问道:“既然如此,不知大人可有相关的凭证可以证明您的身份呢?”
闻听此言,甘文焜又是呵呵一笑,同时不慌不忙地伸出手来,从宽大的衣袖之中缓缓掏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盒子,并将其递到了小哥手中,解释道:“呵呵,这便是凭证啦。此盒内装着的乃是甘某的私人印信,小哥一看便知真假。”
言罢,甘文焜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淡淡的笑容。
只见那位小哥小心翼翼地接过盒子,动作轻柔得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他轻轻地打开盒盖,目光瞬间被里面放置着的那枚印章所吸引。
小哥伸出右手,将印章缓缓取出,然后毫不犹豫地把它放在自己的左手手背上,并用力按压下去。
片刻之后,小哥抬起手背,仔细端详起上面留下的字迹来。
当看清楚那几个字正是“甘文焜印”时,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大声说道:“哎呦,果然是甘文焜啊!你们都给我在此候着,我这就进去向平西王禀报此事!”
说完,小哥迅速将印章放回盒子里,紧紧抱在怀中,脚下生风般朝着府内跑去。
望着小哥远去的背影,甘文焜身边的侍卫们气得咬牙切齿。
其中一名侍卫愤愤不平地对甘文焜说道:“总督大人,这小子实在是欺人太甚!哪有人胆敢索要总督大人您的印信啊?而且居然还如此大胆地在手背上按下印记,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其他侍卫也纷纷附和,表示对此事感到极度愤慨。
然而,甘文焜却只是无奈地摆了摆手,轻声叹道:“罢了罢了,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嘛,更何况这里可是平西王府。咱们初来乍到,还是不要轻易与人结怨为好。”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甘文焜心里其实也是倍感憋屈和郁闷。
毕竟那可是属于他个人的私人印信,这小子竟然二话不说就直接拿去使用,就算看一看也就算了,何必要做出这样过分的举动呢?
不过甘文焜能够坐上如今总督这个高位,自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心机和城府。
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他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可没少见到过。
特别是在鳌拜专政的那段日子里,鳌拜手下那些狗腿子们在京城里更是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其嚣张跋扈的程度比起眼前这个小哥可要厉害得多了。
所以对于这些小小的挑衅和冒犯,甘文焜选择了暂时隐忍下来。
平西王的议事厅内。
“臻剖、凯里二司如今已然稳固如山,而那阿福更是成功占据了县城。至于曹申吉与李本深二人,竟以无兵可用作为托词,仅仅只是与他们展开谈判罢了。贵州当下的局势大致便是如此!”胡国柱面色凝重地向吴三桂详细禀报着最新的战况。
吴三桂微微颔首,表示知晓,同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嗯,臻剖、凯里以及阿福等这些苗人此次表现出色,待到事成之后,按照先前之约定,需再额外赐予他们增加一成的粮草以及军械物资!”
说罢,他转头看向胡国柱,再次叮嘱道。
胡国柱连忙躬身应诺,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王爷英明神武,此计堪称天衣无缝呐!而且下官经过一番打探得知,那云贵总督甘文焜已骑着快马火速赶往昆明,欲向王爷您求援呢。”
言及此处,胡国柱不禁嘿嘿一笑。
吴三桂闻言,冷哼一声,满脸尽是不屑之色:“哼……这一回他便该清楚,若不依附于老夫,莫说是在这广袤的云贵之地宰杀一只鸡了,只怕就连自身性命亦是难保!”
其话语之中,透露出无尽的傲慢与自信。
刘玄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王爷所言极是,若是那甘文焜前来求援,咱们能拖延一日便是一日……”
吴三桂听闻此言,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玄初,这其中究竟有何深意呢?本王一时之间竟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刘玄初嘴角微扬,轻笑一声道:“王爷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如今贵州发生叛乱,那甘文焜身为总督,必然会向朝廷上奏此事。即便王爷您按兵不动,他也只能另想办法应对……”
吴三桂略作思索,随后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嗯,经你这么一说,本王倒是明白了。待到朝廷的旨意下达之时,便是本王出兵之日!”
说着,他伸手轻抚下巴处的胡须,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实际上,吴三桂心里跟明镜似的,对于刘玄初的意图心知肚明。
在他眼中,甘文焜不过是个无足轻重之人罢了。
虽说贵为总督,但在吴三桂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你就算求救于我又如何?我偏就对你的请求置之不理,看你能奈我何!
然而一旦朝廷下令让自己出兵相助,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届时,吴三桂便可名正言顺地率领大军北上,协助平定贵州之乱。
如此一来,既能显示出自己对朝廷号令的顺从与忠诚,同时又能充分彰显出云、贵两地离不开他吴三桂的镇守,更能借此机会向世人昭示他吴三桂麾下的雄师劲旅足以确保云、贵地区的安宁太平。
“甘文焜从贵阳一路奔波至昆明,依我之见,今日想必已然抵达昆明了吧!”吴三桂悠然地坐在太师椅上,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