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又接着念道:“臣命贵州提督李本深即刻出兵平叛,可贵州大军已于康熙十年底,被平西王吴三桂及前任云贵总督卞三元调往云南平叛,贵州是没有一兵一卒。臣已经命人前往云南,找平西王调兵平叛。”
康熙听完明珠所读之后,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猛地一拍面前那张坚硬厚实的桌子,怒喝道:
“吴三桂这个老贼!竟然如此大胆妄为,私自调走贵州的兵力居然都不向朕上奏禀报!真是岂有此理!”
皇帝雷霆震怒之下,满殿大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
然而就在这一片死寂之中,高士奇却突然挺身而出。
只见他微微躬身行礼,然后恭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斗胆请求看一看这份折子。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为皇上分忧解难。”
康熙闻言,略微沉吟片刻后,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一旁的明珠见状,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折子递到了高士奇的面前。
高士奇接过折子,定了定神,开始逐字逐句认真地阅读起来。
当他读到“臣命贵州提督李本深即刻出兵平叛,然贵州大军已于康熙十年底,被平西王吴三桂及前任云贵总督卞三元调往云南平叛,如今贵州境内已无一兵一卒可用……”时,不禁眉头微皱,一双眼睛紧紧地盯向坐在上方的康熙皇帝。
康熙冷哼一声:“高士奇,你看出什么名堂了。”
“启禀皇上,甘文焜赴任之前,那云贵总督卞三元曾以云南发生叛乱之由,调动贵州的兵力赶赴云南协助吴三桂平定乱局,此事确有奏折呈上!”
高士奇努力回忆着,脑海中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微臣依稀记得,卞三元的那份折子,微臣曾经拜读过。”
“不错,正是如此!当时确实是卞三元呈递上来的折子!”一旁的明珠附和道,他也忆起了那份关于调兵的奏折。
此时,康熙缓缓坐下身子,双手轻轻摩挲着龙椅扶手,眉头微皱,似乎正在深入思索着什么。
过了片刻,只见他嘴唇轻动,低声呢喃道:“这贵州叛乱究竟是真还是假呢?”声音虽小,但近在咫尺的明珠却听得真切。
“回皇上,甘文焜岂敢欺瞒圣上?据那折子里所述,叛乱之人甚是猖獗,竟然将县令都残忍杀害了。”明珠赶忙回应道。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他深知甘文焜此人不仅智勇双全、谋略过人,而且一向为人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实在没有理由去欺骗自己。
再者说,如果真有叛乱之事存在,即便他想要隐瞒也是绝无可能做到的呀。
想到此处,康熙心中对于这件事的判断又多了几分把握。
康熙缓缓地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
他的眉头微皱,目光凝重,似乎正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站在一旁的明珠,语气严肃地说道:“明珠啊,你速速派人前往云南,催促吴三桂尽快率领兵马赶赴贵州平定叛乱。若是有所延误,朕绝对不会轻易饶恕他!”
明珠闻言,赶忙躬身领命道:“臣遵旨,定当不辱使命!”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去安排此事。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沉默不语的高士奇向前一步,拱手进言道:
“启禀皇上,如今贵州境内并无兵力驻守防御,微臣认为应当从邻近省份调拨一些兵丁暂时前往增援,以防叛军趁虚而入,进一步扩大其活动范围。如此一来,也可确保当地百姓的安全与稳定。”
康熙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高士奇的提议。
他略加思索后,果断地下达命令:“传朕旨意,责令湖广提督迅速挑选精锐兵士两千人,火速率领奔赴贵州,协助当地官员加强防御工事。不得有误!”
“嗻!奴才这就去传达圣上旨意!”明珠连忙点头应诺,正准备转身朝外走去办理皇上交办之事。
然而,康熙却突然又叫住了他:“等等!再命兵部侍郎王吉贞即刻启程前往贵州,协助甘文焜共同剿灭叛贼。”
明珠不禁一愣,随即问道:“呃……皇上,王吉贞此番前往贵州,是以何种理由和官职前去呢?还请圣上下旨明示。”
明珠所问确实不无道理,要知道,区区一个兵部侍郎,竟然会被外派至云贵总督身旁,若硬要说其目的乃是督军,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康熙稍作思索之后言道:“如此这般,便对外宣称王吉贞此行乃是前去学习观摩的,待到平叛之事大功告成,他自当重返京城复命便是。”
“嗻……”闻得此言,明珠应诺一声,随即转过身去,迈着匆匆的步伐缓缓退出了乾清宫。
而此时此刻,贵州之地已然闹出如此之大的动静,但康熙皇帝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一般,只见他微微抬手,示意陈廷敬继续往下讲述。
陈廷敬赶忙起身,恭敬地回应道:“是……”
且说那位于贵州的总督府内,就在这一日,突然有一名身形矫健的哨探,如疾风般策马疾驰而来,转眼间便抵达了总督府的大门之前。
尚未等门口的侍卫来得及开口询问,那名哨探已是怒声呵斥起来:“速速闪开!我这里有万分紧要之事,需即刻面呈总督大人知晓!”
侍卫见状,目光瞬间落到那人腰间所悬挂的腰牌之上,待看清之后,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侧身让开道路,为这名神色匆忙的哨探留出了一条通畅无阻的通道。
只见那哨探一路疾奔而来,脚步匆匆,气喘吁吁地终于抵达了总督衙门门前。他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总督大人……”
此时,屋内的甘文焜正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公务。
而站在一旁的幕僚和善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呼喊声,转头望去,一眼便瞧见了那个焦急等待的哨探。
“快进来!”和善连忙朝着门口摆了摆手,示意哨探赶紧进屋禀报。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