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上……”徐圆梦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轻声呼喊了一句。
此时的他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刚才的失态惹恼了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
康熙见状,却是不以为然地冷哼了一声,说道:“瞧瞧你这般胆小如鼠的样子!”
言语之中虽带着几分责备,但更多的还是觉得有趣。
徐圆梦听出康熙语气中的调侃之意,稍稍松了口气,鼓起勇气问道:“皇上如此高兴,想必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康熙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他的神色中猜出一些端倪。
康熙微微颔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嗯……不错……朕已然妙计在胸。”
说罢,康熙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显然,此刻的康熙心中已有了成算,心情也随之大好起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重重宫阙洒落在朝堂之上。
康熙龙行虎步地登上御座,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下方群臣,令在场的明珠、陈廷敬、高士奇等一众大臣都感到惊讶不已。
尤其是明珠,心中暗自揣测着康熙今日的异样表现。
自从王辅臣之事发生以来,朝中局势一直颇为紧张,可今日的康熙却显得格外轻松愉悦,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且,早朝期间,康熙竟然对王辅臣一事只字不提,这更让明珠心生疑惑,不明白康熙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眼看着距离十二月十五这个关键日期越来越近,众人都不禁担忧起局势的发展。
然而,康熙似乎对此毫不担心,反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待散朝之后,康熙回到乾清宫,即刻传召了王辅臣以及刑部尚书莫洛前来觐见。
且说那刑部尚书莫洛,此人可不简单呐!
想当年,他只因给鳌拜写了一封信,便险些招来杀身之祸。
好在后来陈廷敬不辞辛劳,亲自赶赴陕西,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将真相查明,成功地为莫洛平冤昭雪。
康熙帝得知此事后,亦是大为感动,不仅对陈廷敬赞赏有加,更是毫不犹豫地下旨,重新启用莫洛,并委以重任,让其担任陕西山西总督一职。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康熙十年八月,莫洛奉诏调回京城,官复原职,再次出任刑部尚书。
说起这莫洛,他乃是正红旗人,其祖上也曾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了。
这一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莫洛与王辅臣一同进宫面圣。
两人来到御前,恭敬地跪地叩头请安:“奴才莫洛叩见皇上!”
“臣王辅臣叩见皇上!”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康熙帝面带微笑,微微抬手说道:“嗯,都起来吧,快快赐座!”
话音刚落,早有眼尖手快的小太监搬来了两张雕花红木大凳,放置于殿前。
莫洛和王辅臣谢恩之后,小心翼翼地起身落座。
待二人坐定,康熙帝呵呵一笑,朗声道:“今日朕召见莫洛与王辅臣二位爱卿前来,实乃一桩喜事啊!”
“喜事?”两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地望着康熙,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口中所谓的喜事究竟所指何事。
只见康熙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了王辅臣,缓缓开口道:“辅臣啊,朕听闻你那犬子王吉贞已然年满十五,却至今尚未娶妻成家,可有此事?”
听到此言,王辅臣赶忙起身离座,恭恭敬敬地朝着康熙行了一礼,然后应声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之子的确未曾婚配。”言罢,便垂首而立,静候圣裁。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知晓,接着又把视线转向了一旁的莫洛,面带微笑地说道:“莫洛啊,朕亦有所耳闻,据说你家中育有一女,亦是待字闺中,尚未许配人家,不知是否属实呀?”
此刻,在场众人皆已明了康熙的用意所在。
这分明就是想要撮合王辅臣之子与莫洛之女结为秦晋之好。
然而,莫洛对此事却是心存抵触。
要知道,他身为满人中的正红旗子弟,血统纯正,家世显赫;反观王辅臣,不过是出身于辛者库的一介奴才而已,尽管近日方才脱离奴籍,但其身份地位终究难与莫洛相提并论。
更何况,王辅臣不仅是汉人臣子,更是曾追随吴三桂长达十数年之久。
如此种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莫洛对王辅臣愈发轻视,自然也就不愿意让自己的爱女下嫁给他的儿子了。
想到此处,莫洛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双颊瞬间变得通红,他极为尴尬地缓缓站起身来,嘴唇嗫嚅着说道:“呃……皇上……”声音小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康熙将目光投向莫洛,见他神色有异,心中不禁生起一丝疑惑,开口问道:“你说……”话语间带着几分威严。
莫洛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接着说道:“皇上……奴才……奴才的女儿参加选秀之后,已然与人定下婚约,如今已是名花有主了!”
说完,他像是犯了大错一般,迅速低下头去,根本不敢抬头直视康熙的眼睛。
听到这话,康熙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尴尬之色。
事实上,当初选秀之时,他未曾亲眼目睹过莫洛之女的风采,只是后来皇后对此女并未表示中意,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康熙既未特意去打听这女子后续的情况,更没料到她在选秀落选后竟如此快速地订下了亲事。
毕竟常言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呐!
稍作沉吟之后,康熙干笑两声,故作大度地说道:“呵呵……无妨……既然已有所属,待到成婚大喜之日,可一定要请朕前去喝杯喜酒啊!”
莫洛闻言如蒙大赦,赶忙双膝跪地,叩头谢恩道:“多谢皇上隆恩!”
而站在一旁的王辅臣,则脸色阴晴不定,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心中暗自思忖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且不说是皇上牵线,在乾清宫皇上的面前,断然拒绝联姻,真是拿我王辅臣不当一回事啊。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