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前两人截然不同的意见,吴三桂心中亦是充满了困惑与纠结,毕竟他着实不愿将这象征着无上权力与荣耀的大将军印上交出去。
这大将军印,乃是顺治帝所赐,为的就是让他节制云贵所有兵权,平定云南的残余南明势力。
虽说如今这云贵一带已然太平无事长达十数年之久,这枚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大将军印似乎已失去了实际作用。
然而,让吴三桂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将其拱手交出,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只见他重重地叹息一声:“唉,真没料到这年纪轻轻的小皇帝,竟然对本王如此缺乏信任。”
一旁的刘玄初见状,却是呵呵轻笑起来:“王爷呀,您瞧瞧这金疙瘩,不过区区一斤多重罢了。即便没有它在手,难道这偌大的云贵之地还会不听从您的号令不成?”
此言一出,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令吴三桂瞬间恍然大悟,不禁仰头开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玄初所言甚是!本王要这金疙瘩究竟有何用处?即便没有此印,这云贵依旧由老夫全权掌控!”
紧接着,吴三桂与刘玄初目光交汇,彼此心领神会。
“既然这小皇上贪恋钱财,一心想要得到这金疙瘩,那就索性送予他好了。”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吴三桂心中着实心疼不已。
只是他心里清楚得很,既然康熙借吴应熊之口向他索要这大将军印,那么于情于理,他都无法拒绝。
倘若就因为这枚大将军印而致使他与朝廷之间心生罅隙,那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吗?
吴三桂思及此处,当机立断地派遣人手,携着那枚沉甸甸的大将军印马不停蹄地赶赴京城,准备将其交还给兵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这边朱国治尚未抵达云南,吴三桂那边已然收到了曹申吉送来的信件。
原来,朱国治面呈给康熙皇帝所说的那些话语,吴三桂此时已经了然于胸。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朱国治呢?
这无疑成了困扰吴三桂心头的一个棘手难题。
正在吴三桂苦思冥想之际,他的女婿胡国柱站出来献计道:“王爷,依我之见,咱们不妨还用以前屡试不爽的老法子——让他签署一份卖身契,再赏赐给他一大笔银两,此事应该就能轻松解决了。”
吴三桂沉吟片刻后回应道:“嗯,也好,那就暂且照此行事吧。若是他执意不肯同意,到时我们再另寻良策便是。”
要知道这朱国治可是个极为精明之人,他深知此番入滇之行必定危机四伏,尤其是害怕在半路上遭遇吴三桂的伏击暗杀。
于是乎,他特意安排自己的心腹走宽敞平坦的大路,并一路上高举着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大旗,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地踏入了云南境内。
且说那朱国治本人,精心乔装一番后,领着数名随从,装扮成普通客商的模样,想巧妙地绕路,转向大理,一路马不停蹄直奔昆明而去。
实际上啊,这吴三桂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取朱国治的性命。
原来,他早有耳闻,知晓这朱国治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污吏。
对于吴三桂而言,他可一点儿都不惧这类人。
毕竟,像李天浴那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丝毫不为金钱所动的清官才是真正让他头疼的存在。
因为但凡贪官污吏,必然存在着致命的弱点,而其中最为显着的便是对钱财的贪婪欲望。
只要他们贪图财富,那么对于财大气粗的吴三桂来说,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棘手之事。
想当年,吴三桂富甲一方,手中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这不,就连云南和贵州两地众多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被他用大把的银子给摆平的呢?
话说这一天,朱国治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位于大理的天龙寺。
这座宏伟壮观的寺庙坐落在苍山之中岳峰的北面。
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大唐开元年间,那时便已开始动工修建。
在唐朝时期,此地隶属于南诏国;而到了宋朝,则归属于大理国。
历经岁月沧桑,天龙寺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迭,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当地一处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
这座寺庙不仅是一座普通的佛教寺庙,更是大理国赫赫有名的皇家寺院。
实际上,人们口口相传的“天龙寺”只是民间通俗的称呼罢了,它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崇圣寺”。
传说中天龙寺所供奉的菩萨极为灵验,其中尤以那尊男菩萨最为引人注目。
要知道,这可是整个大清国中独一无二的男身菩萨啊!
朱国治率领着手下众人踏入了天龙寺的大门,他们此次前来就是专程来朝拜这位神奇的男身菩萨。
刚一走进殿内,众人便被眼前那高大雄伟的男菩萨像震撼到了。
只见这尊菩萨高达两丈,周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显得无比辉煌庄严。
然而,尽管菩萨看上去如此威严,但他的面容却是慈祥而和善的,让人一眼望过去,心中不由自主地感到平静如水,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瞬间消散无踪。
朱国治恭恭敬敬地上前,点燃了手中的香,然后虔诚地跪倒在地,口中低声念叨着自己的心愿。
在他身后,手下们也纷纷效仿,一个个神色肃穆。
待祭拜完毕之后,朱国治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叠厚厚的香火钱,然后轻轻地递到了一旁守护着的大师手中。
那位大师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向着朱国治和声说道:“阿弥陀佛,谢过施主慷慨解囊,菩萨定然会庇佑施主您平安无事、诸事顺遂,所求皆能如愿以偿......”
听到这番话,朱国治赶忙也双手合十,虔诚地回礼道:“有劳大师费心,日后还望大师能够多多关照。”
且说这位大师,法号慧聪,乃是寺中的得道高僧。
观其模样,看上去大约已有七八十岁高龄。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