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李光地特意前往明珠府邸向其告假数日,以便能留在客栈内专心攻读诗书典籍,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庶吉士考试。
此时此刻,明珠正处于官场得意之时,表面上看似被降级处理,但实际上却是暗中获得晋升,其官职愈发显赫,可谓是鸿运当头、官运亨通。
而这一切,恰恰得益于他对李光地的巧妙运用。
于是乎,他嘴角微扬,对着李光地发出一声轻笑:“光地呀,此次机会难得,务必全力以赴,将自身本领尽数施展出来,力争能够留于朝堂之上。唯有如此,方可赢得圣上之青睐与器重啊!”
李光地闻听此言,赶忙躬身作揖,言辞恳切道:“多谢明珠大人提点,在下必定竭尽所能,不负所望!”
说罢,明珠轻轻拍了拍李光地的肩膀,眼中满含期许之意,并从怀中掏出一些散碎银子交予他手,接着又取出数本珍贵典籍赠予李光地。
自那以后,李光地便与陈梦雷以及郭琇一同闭门谢客,终日待在客栈之内埋头苦读。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六月初十。
这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三人便迫不及待地起身洗漱,然后匆匆赶往国子监。
抵达目的地后,他们静静地伫立在校门口,翘首以盼。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只见魏裔介领着一众大小官员缓缓走来,众人步履略显迟缓。
待到魏裔介站定身形,先是环顾四周,而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向在场之人详细阐述本次考试的相关事宜。
待其言罢,一场紧张激烈的科举大考就此拉开帷幕……
且说此次大考意义非凡,共设有两门科目,一门专注于治学之道,另一门则侧重于治国之策。
清晨时分,阳光洒落在考场之上,学子们怀揣着满心期待与紧张情绪步入考场,接受治学科目的考验;待到午后,烈日高悬,炽热难耐,但他们依旧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治国科目的答题之中。
经过如此这般又一轮激烈角逐后,终于迎来了至关重要的选拔庶吉士的关键时刻。
魏裔介和王清等一众考官,在完成收卷工作后,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紧张而忙碌的阅卷进程。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他们必须在短短三天内共同商讨并确定出能够入选庶吉士的名单。
次日下午,夕阳西斜,余晖渐浓,几位考官已然将整整六十份试卷全部审阅完毕,紧接着便是围绕哪些考生具备成为庶吉士资格展开深入讨论。
例如,若有两位考生精通满语这种少数民族语言,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必将顺利入选;
反之,即便某人文采斐然,但因年纪稍长,可能也会遗憾落选。
总之,这挑选庶吉士的过程恰似当今社会流行的选秀活动一般,不仅需要考量参选者的容貌外表以及年岁大小,更为关键的还是其文学造诣水平以及性格品性优劣与否。
只有那些真正德才兼备之人,方可脱颖而出,跻身于庶吉士之列。
经过一整天紧张忙碌且激烈的阅卷与讨论之后,大致的结果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夜幕降临之际,吏部尚书王清才拖着仿佛被千斤重担压垮般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地踏入家门。
正当他准备稍作休憩时,一名家丁急匆匆地前来禀报:“大人,李之芳大人来访。”
听闻此言,王清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打起精神,快步走出房门前去迎接。
一见到李之芳,他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之色,热情地说道:“李大哥,真是许久未见啊!快快请进!”
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引领着李之芳走进书房。
待两人落座后,先是互相寒暄问候了几句,随后李之芳便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道:“王兄,不知此次庶吉士选拔进展得怎样了?”
面对李之芳如此直接的询问,王清微微一笑,回答说:“实不相瞒,李大哥,今年可谓是人才济济呀!而且恰逢圣上有意开办翰林院,这使得我们拥有更多可供挑选的优秀人选呢!”
李之芳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是啊,如今国家正值急需人才之时,恰好在此时涌现出如此众多的儒家士子,实乃幸事。”他边说边轻捋胡须,目光深邃而凝重。
一旁的王清听闻此言,不禁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开口道:“李兄所言极是,这庶吉士将来可是有望进入内阁的精英之才,魏裔介大人为了挑选合适之人,可谓煞费苦心啊!”言语间透露出对魏裔介的钦佩之情。
然而,当提到魏裔介时,李之芳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心中暗自愤恨不已。他咬牙切齿地问道:“哦?不知魏大人究竟相中了何人呢?”
由于彼此关系匪浅,王清并未有所隐瞒,直言相告:“据我所知,目前共有三人深得魏大人喜爱,分别是李光地、郭琇以及陈梦雷。”
话音未落,只听得李之芳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哎呀……”声音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王清见状,满脸狐疑地望着李之芳,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李大哥?为何如此惊慌失措?”
李之芳深深叹息一声,无奈地解释道:“那名叫郭琇和陈梦雷的两人,便是前些日子在刑场之上滋事生非之人。此等行为恶劣之徒,岂能担当庶吉士这一重任啊!”
说到此处,他的神情愈发愤慨,仿佛对二人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王清闻听此言,也是惊愕万分,连忙回应道:“竟是这般情况?此事我倒未曾耳闻。”显然,对于这一消息,他亦是始料未及。
李之芳此时刻意放低音量,轻声言道:“此前我曾涉足山东之地,对于那位名叫即墨郭绣之人,也略有所闻,但依我之见,此人实在难以担当如此重任啊!”
听闻此言,王清不禁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之色道:“李大哥,尽管直言不讳便是。”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