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应道:"我担心影响你的学业进度,所以特意安排我的兄长陈梦雷代我前去魏裔介府上拜访。这样一来,既能完成任务,又不会耽误对你的教导。"
对于陈梦雷这个人,纳兰性德自然有所耳闻。
正是由于陈梦雷的缘故,李光地才决定搬离明珠府,选择入住客栈。
既然如此,纳兰性德并未过多思考其中缘由,而是顺从地跟随李光地开始上课学习。
其实啊,这李光地心中已经猜到到明珠的意图。
他正好借陈梦雷之口,说给魏裔介。
这样一来,如果出了事情,诸位王爷们追究下来,也只会找陈梦雷的麻烦。
自己这金蝉脱壳之计,可谓一举两得。
既保住了名声、又不得罪满人勋贵。
与此同时,再看那魏裔介,此时正在朝廷处理政务事务。
由于某些突发情况导致一些事务延误,使得他比预期晚归了整整两个时辰。
待他回到家中时,天色已然渐暗,黄昏的余晖洒落在大地之上。
刚踏进大门,魏裔介便听见家丁前来禀报:"魏大人,今日正午时分,有一位来自康熙九年的士子名叫陈梦雷前来造访,并留下一封信函。小人已将其放置于书房之中,请您过目。"
魏裔介听闻此事后,心头涌起一丝疑虑:“陈梦雷?此人乃是三甲进士出身,缘何会登门造访我这府邸呢?”他暗自思忖着,不禁皱起眉头。
一旁的家丁见状,连忙躬身答道:“呃……小的实在不知其中缘由,他只言称有要紧之事相告,并将一切皆书于信笺之上。”说话间,那家丁还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魏裔介。
魏裔介微微颔首,示意知晓,旋即便迈步朝着书房走去。
待其踏入书房,便迫不及待地展开陈梦雷所寄之书信,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魏裔介的脸色愈发阴沉,最终怒不可遏地猛拍一下书桌,怒斥道:“简直荒唐至极!”紧接着,他匆忙唤来一名仆从,命其速速前往客栈邀请陈梦雷前来。
那名仆从领命而去后,魏裔介又传召了高士奇。
要说这高士奇,现今虽未能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但却生得一副机灵模样,头脑更是聪慧过人。
平日里诸多要务,魏裔介都会与高士奇共同商讨定夺。
久而久之,高士奇在魏府中的地位已然举足轻重,宛如魏裔介的智囊军师一般。
没过多久,高士奇便匆匆赶到了魏裔介的书房门前。
他轻轻叩响房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而入。
一进房间,高士奇就看到魏裔介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高士奇,你来瞧瞧这个!" 魏裔介面色凝重地将书信递给高士奇。
高士奇接过信来,快速浏览起来。他一目十行,眨眼间便读完了整封信。
紧接着,他抬起头,目光紧盯着魏裔介,语气严肃地问道:"魏大人,此事果真如此吗?"
魏裔介微微颔首,表示肯定:"老夫猜测应当不假。这两日于朝堂之上,安亲王与康亲王表现得甚是反常,竟然对厄尔困一事绝口不提。"
高士奇听后,不禁陷入沉思。
他开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步伐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高士奇终于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魏裔介,开口道:"魏大人,对于这件事,您是否打算介入其中呢?"
魏裔介先是凝视着高士奇片刻,随后坚定地回答道:"此事既已被我知晓,那么身为朝廷命官,我就必须要给那些已逝的士子一个公正的交待。"
然而,高士奇却面露忧色,声音中带着一丝惶恐:"但是,魏大人啊,此事可谓极度危险。倘若处置稍有不慎,恐怕您将会遭到王爷们的恶意报复和沉重打击啊!"
魏裔介深深地叹息一声:“哎,老夫我怎会不知晓其中利害关系呢?然而,我却毫无畏惧之意!为了这满朝文武、天下莘莘学子以及我们伟大的大清帝国,我魏裔介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更况且……”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下来,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
这时,一旁的高士奇赶忙拱手施礼道:“魏大人心怀大义,实在令人钦佩不已!而且依下官之见,倘若这件事得以顺利解决,将那恶贯满盈的厄尔困依法严惩,那么皇上定然会全力支持您的!”
魏裔介听闻此言,顿时来了精神,急切地追问道:“哦?何以如此断言呢?愿闻其详。”
高士奇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原因有三。其一,如果成功擒获厄尔困,那么与之相关联的安亲王必然难逃干系。如此一来,整个亲王集团势必遭受沉重打击!”言罢,他嘴角含笑,目光凝视着魏裔介,似乎在等待对方的回应。
魏裔介略作思索后点头应道:“嗯,所言甚是。当今圣上确实有意削弱一下议政王集团的势力。”
接着,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继续聆听高士奇的下文。
“其二,议政王遭受惩处之后,皇上便能将部分权力重新夺回手中,如此一来,便可加速推进内阁的变革进程!”高士奇紧接着侃侃而谈道。
魏裔介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笑道:“高士奇啊,没想到你竟然能够考虑到这个层面。”
然而,面对魏裔介的提问,高士奇并未直接给予回答,而是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三,一旦这件案子坐实,那么皇上不仅成功地惩治了安亲王与厄尔困,更重要的是,还赢得了天下众多士子们的心!”
听到这里,魏裔介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高士奇呀高士奇,你这条计策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之妙策啊!实在是高明得很呐!”
高士奇却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否定,并说道:“魏大人,不是一箭三雕,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箭四雕才对!”
魏裔介听闻此言,顿时来了兴致,他立刻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哦?居然还有一雕?快说来听听!”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