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作为皇帝,承受上天赋予的使命,统治天下,没有不以安定百姓、培养贤才为首要任务的。
朕继承祖宗的大业,努力治理国家,对人民的生活状况十分关心,但国家仍未达到繁荣昌盛的地步,这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想要让家家户户都富足,实现富裕和安宁,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呢?
培养贤才本来就是为了民众,现在已经尊崇经学来端正人心,重视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但是读书人的风气还不够古朴,导致吏治不清明,人民的生活未能得到很好的改善,难道是因为教育不够完善吗?
还是因为社会风俗和人心习惯于虚伪,只是追求虚名而失去实际意义呢?
必须怎样做才能恢复质朴、诚实的民风,实现太平盛世的教化呢?
怎样才能简洁地任用人才,使他们的才能与职位相称,朝廷能有光彩照人的功业,边疆有可依靠的扞卫力量呢?
在外地的地方大员,只有总督、巡抚可以仰仗。
管理百姓的官员,县令最为亲近。
必须表率端正然后影随形正。要想使大臣廉洁,遵守法令并修习职务,从而争相自我磨砺。
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做到这一点呢?
漕粮数百万石,取自东南地区。
转运到黄河和运河两条河流。
如何疏浚得当,使国家仓库充实,让国家获得利益,人民不遭受祸害。
一定有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你们这些士子们学习已久,应当有确切的见解。
各自抒发过去的抱负,详细切实地陈述。我将亲自阅览。”太监的声音洪亮而庄重,回荡在太和殿外。
当圣旨念完后,士子们便按照指示来到各自的书案前坐下,准备开始答题。
尽管殿试是在太和殿前举行,但此时的天气已经相当温暖宜人。
魏裔介等考官们在众多考生之间来回巡视着,观察他们的答题情况。
而康熙皇帝则坐在龙椅上,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然而,过了一会儿,康熙似乎有些按捺不住性子,从龙椅上下来,走进人群中亲自观察考生们的答题情况。
魏裔介看到皇上进入人群,便悄然退了出去,以免打扰皇上。
康熙在人群中转悠了许久,终于走到了李光地的身后。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观看李光地答题,只见李光地神色自若,答题思路清晰流畅。
康熙看了许久,心中颇为满意,于是又继续在人群中穿梭起来。
就这样,经过半天多的时间,考试终于结束了。
士子们纷纷离开考场,返回各自的客栈休息。
当天晚上,阅卷官们仔细挑选出了十份优秀的答卷,并将它们呈给康熙皇帝审阅。
康熙认真阅读了这十份试卷,最终确定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人选。
且说这李光地和陈梦雷二人回到了客栈,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两人坐在桌旁,李光地看着陈梦雷,忍不住开口道:“陈大哥,真没想到,这位金兄竟然就是当今圣上!”
陈梦雷长叹一声,感慨万分:“是啊,光弟,怪不得看金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有贵人之气,我们这些凡人又岂能一眼认出皇上呢?”
李光地呵呵一笑,回忆起过往:“记得去年在大街上救我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气质不凡,猜测可能是官宦子弟。而前一段时间再次相遇,我以为他是王公贝勒家的子弟。却万万没料到,他居然就是皇上本人!”
陈梦雷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谁能想到呢?”接着,李光地突然紧张起来,向陈梦雷问道:“陈大哥,我刚才在皇上面前,有没有说错什么话呀?”
陈梦雷此时也有些后怕,皱着眉头回想道:“呃……我一时之间脑袋都懵了,实在记不清自己说了些什么。只希望皇上不要怪罪于我们才好啊!”
就这样,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度过了一夜。
时间转眼来到了第三天清晨,便有人前来传胪。
康熙皇帝亲自赐给殿试贡士蔡启肽等二百九十二人进士及第出身。
其中,蔡启僔成为状元,孙在丰被封为榜样,徐乾学则获得探花之位。
而李光地这次表现得相当出色,大清早客栈的老板就兴高采烈地喊道:“李先生……李先生……恭喜了……”
李光地听到老板的呼喊声,立刻明白这是在传胪,意味着自己必定高中。
一旁的陈梦雷连忙催促道:“李兄,快出去看看吧,记得要准备好赏钱哦!”
李光地满怀喜悦之情,心里不禁暗自琢磨,难道自己竟然中了状元或探花?
他急忙打开房门,只见老板身边围着一群人,老板激动地大声喊道:“恭喜李老爷,您中了第二甲第二名!”
然而,李光地的心情瞬间从兴奋跌入谷底,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强颜欢笑地说:“好好!谢谢大家!”
接着,他从身上掏出一把铜钱,逐个分发给周围的人们。
店老板高兴啊:“李老爷,赶紧给这个房间赐个名吧!”
其实这是规矩,只要科举高中了,这老板都会要求士子,给房间写一个名字,然后好在外面宣传。
李光地接过毛笔,在桌子上写了“福佑”二字。
店老板嘿嘿一笑:“谢老爷赐名!”
其实这李光地虽然有点失落,但第二甲的第二名,也就是第五名,也不算差。他看着一旁为自己庆祝的陈梦雷,心里有些感慨。
陈梦雷笑着说:“恭喜光地兄,二甲第二名,真是厉害啊!”
李光地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只是运气罢了。陈大哥才是真的有才华呢。”
这时候有官兵们簇拥着李光地:“李老爷,启程吧!皇上在宫中召见中了进士的学生呢!”
陈梦雷李光地面露难色,知道他在等自己。
赶忙说道:“李兄,赶紧去吧!”
李光地点点头:“好,我们皇宫中再见!”
陈梦雷点点头:“好,皇宫中等我。”虽然口中这么说,但心中却是十八个吊桶,七上八下的。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