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熊赐履对视一眼,他们深知,这明珠和索额图虽然是皇上的心腹大臣,还被安插到了八王议政之中。
但明珠和索额图也是满人,他们不会为了帮助皇上、帮助大清国损害满人的利益。
因此想要帮助皇上,想要牵制满人,非汉人不可。
如今朝廷汉人之中,以魏裔介为首,其次便是陈廷敬、熊赐履和张英这三位。
只见魏裔介点了点头,道:“也罢!既然老夫已经得罪了朝中的亲王,那就不怕再得罪更多的满人!”
陈廷敬一听,赶忙站起身来,劝道:“魏大人,此事还需三思啊!切不可意气用事!”
“若能重组内阁,将票拟大权交由内阁,那皇上必然会大力支持!”魏裔介接着说道。
熊赐履则摇了摇头,表示反对:“魏大人,此事切勿操之过急。想要分走议政王的权力,谈何容易啊!”
这时,高士奇呵呵一笑,说:“此事确实难以实施,但诸位大人可以先与皇上商议,等待合适的时机。”
魏裔介听后,皱了皱眉头,说:“好吧,明日散朝之后,老夫去单独面见皇上,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众人见他不再冲动,不上奏折,也都长舒了一口气。
若此事闹到金銮殿上,那议政王岂不是要把魏裔介给吃了?
熊赐履为官最懂得退让与韬晦,此时又说道:“这事情千万不能着急,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虽然皇上掌握朝政,但票拟大权由议政王总览,想要改变这一情况,也需要先从议政王哪里做通工作啊!”
魏裔介此时已经有所缓和,听了众人纷纷劝阻,于是说道:“好吧,那咱们暂且将此事搁置,以待时机。”
几人纷纷点头,熊赐履的建议,还是比较不错的。
张英见此事再聊下去也没有意义:“魏大人,咱们还是说一说,如今这满汉品级划一,接下来就是开科取士,明年的二月科考,才是重中之重啊!”
魏裔介闻言,略作沉思,而后缓缓道:“三位大人所言极是,国家大事,匹夫有责。如今满汉品级划一,必能吸引诸多士子前来参加科考。”
魏裔介目光坚定,继续说道:“开科取士,乃是朝廷选拔人才之根本,关乎国家未来之兴衰。我们身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确保科考公正无私,让真正有才学之士得以脱颖而出。”
“魏大人言之有理,”陈廷敬赞同道,“只是这科考之事,历来复杂多变,需得小心谨慎才是。我们不仅要确保考题难易适中,还需防范舞弊之事,以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熊赐履点头赞同,并补充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关注各地士子的实际情况,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备考,不因地域、家境等因素而受限。”
陈廷敬则提出实际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增设一些在京中士子的驿站,以资助那些家境贫寒但才学出众的士子,让他们也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魏裔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头道:“诸位大人所言极是,这些建议我都将认真考虑。我们不仅要为朝廷选拔人才,更要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让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四人围坐一堂,继续深入讨论着科考之事,气氛热烈而融洽。
这寒冬腊月的,眼看就要过年了。
今年的北京城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鳌拜倒台了,这是鳌拜倒台后的第一个年节。
其次,没有了鳌拜党羽在京城中胡作非为,百姓们都兴高采烈的。
再者,圈地一事已被康熙叫停,就连康熙八年上半年被圈占的土地,也都归还给了百姓。
可以说,康熙八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自从康熙去过一次关帝庙后,他非常喜欢民间的热闹氛围。
这天,他和徐圆梦再次出宫,又想去关帝庙看看。
临近年节的大街上,一片热闹景象。
卖红纸写对联的、卖字画装裱的、卖大地红鞭炮的、卖小孩玩具的,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要说今年康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皇后赫舍里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康熙对这个孩子喜爱有加,取名叫承祜(hü),这可是康熙的嫡长子呢!
这大街上热闹非凡,康熙心情愉悦地亲自挑选了许多小孩的玩具。
尽管他的儿子刚刚降生,尚未学会玩耍,但康熙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给他最好的一切。
"徐圆梦,你看这宫外的景象,朕真是喜爱至极啊!" 康熙一边漫步在街上,一边对身旁的徐圆梦感慨道。
徐圆梦微笑着回应:"是啊,今年的年节确实与众不同,以往哪有如此热闹的场景呢!"
康熙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明年又将举行科考,魏裔介为士子们准备的驿馆已经住进了不少人。想必这些士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也会思乡情切吧。"
徐圆梦突然提议道:"皇上,不如我们也去驿馆看看如何?"
康熙欣然答应:"好,朕正有此意!我们先去参观一下关帝庙,然后再前往士子驿站。"
没过多久,康熙一行人便来到了关帝庙前。
由于正值年节,京城中的商人们纷纷云集于此,使得关帝庙的香火愈发旺盛。
众人皆知,向武财神关羽上香,可以得到他的庇佑。
于是这关帝庙就成为京城中,香火最为鼎盛、信徒最多、最受人们欢迎的庙宇。
康熙皇帝参观完关帝庙后,心情愉悦地漫步在寺庙内。
他偶然间又看到了那位曾经见过的大师。
突然,他想起了之前提到过的高士奇。
康熙皇帝兴致勃勃地走向大师,询问道:“大师,那高士奇三年的守孝已经结束了,他是否回到了京城呢?”
大师微笑着回答:“哦……回来了……回来已有十余天了。”
康熙皇帝急切地追问:“那么他现在何处?”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