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兴致勃勃地向高士奇详细描述了今天早朝的情景,话语间难以掩饰得意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满朝文武复杂情绪的担忧。
“高士奇啊,你知道吗?今天的举动虽然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但我们也得罪了不少人。满族官员本来就对我们汉族官员有所不满,这次改革更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魏裔介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高士奇闻言,沉吟片刻,道:“大人所言极是,但改革之路本就布满荆棘。大人以国家大局为重,勇于担当,实乃我辈楷模。至于那些因私怨而起的非议,终将随时间消散。大人只需秉持公心,继续为朝廷效力,自然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支持。”
魏裔介听闻高士奇所言,心情略微放松下来,举起酒杯说道:“士奇说得在理,来,咱们一起干一杯,为了朝廷的未来,为了天下苍生,干杯!”
说完,他与高士奇相视而笑,同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在宴席间,魏裔介向高士奇透露出自己对内阁改制的一些构想以及期望,两人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辅助皇帝、管理国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就在这时,突然有管家前来禀报:“大人,陈廷敬、张英、熊赐履来访!”
魏裔介立刻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哦?他们三个一起来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疑惑和期待。
管家点了点头,回应道:“看起来是的。”他的表情也显得有些意外。
魏裔介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对高士奇说道:“高士奇,跟我一起去迎接这三位大人吧!”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尊重和热情。
魏裔介与高士奇快步走向府门,脸上洋溢着诚挚的笑容。
当他们走到门口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陈廷敬、张英、熊赐履三位大人。
他们并肩而立,神情庄重而又不失和蔼,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魏裔介率先迎上去,笑着说道:“哎呀呀,三位大人怎么一同前来了,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亲切和欢迎之意。
陈廷敬微笑着回答道:“听闻魏大人府上今日来了贵客,我们特来拜访。”他的目光落在了高士奇身上,似乎在猜测他的身份。
魏裔介笑着向他们介绍:“给大家引荐一下,这是浙江高士奇!”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高士奇的赞赏之情。
接着,魏裔介又指了指陈廷敬、熊赐履和张英,分别介绍道:“这位是皇上的老师陈廷敬、这是大学士熊赐履、这是张英!”每一个名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让人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高士奇连忙拱手作揖,谦逊地说道:“久仰各位大名,今日得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陈廷敬等人不认识高士奇,也没有听说过此人,便微微点头。
众人相互寒暄,一番客套之后,便一同步入府内。
一路上,他们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魏裔介引领着众人来到客厅,吩咐下人端上茶水点心,热情款待。
五人步入客厅,各自落座,茶过三巡,话题渐入佳境。
魏裔介先开口道:“今日能得三位大人光临寒舍,实乃魏某之幸。不知三位大人此来,有何要事相商?”他的目光扫过三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陈廷敬轻捋胡须,微笑着说道:“今日魏大人朝堂之上,可真是为我等汉臣出了口气啊!”他的语气充满了赞赏和敬佩之情。
熊赐履也点头附和道:“正是,魏大人在朝中的声望有目共睹,如今又将这满汉品级划一,这天下的儒生汉臣,都要感激魏大人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魏裔介的敬重之意。
张英则显得更加直接:“魏大人,我们开门见山吧。若非今日请出顺治爷的圣旨,恐怕我们又白忙活一场。”他的表情严肃,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
魏裔介呵呵一笑:“老夫早有准备,那顺治十五年的圣旨,乃是出自老夫之手,故老夫记得清楚啊。”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怪不得呢!我陈廷敬也是为官多年,却不记得顺治十五年的圣旨了!”陈廷敬叹了口气说道。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钦佩之色。
“魏大人果然厉害,不但记得顺治皇帝的圣旨,还能令康熙皇上也听命于先帝的圣旨。”熊赐履说道。
魏裔介听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皇上乃是天下人的皇上,不只是满人的皇上,皇上与大家的心是一样的,早就想满汉划一了。”
几人说的正高兴,互相吹捧的正开心,突然高士奇站出来说道:“几位大人,却不知皇上如今艰难的处境?”
魏裔介、熊赐履、陈廷敬、张英不禁一愣。
他们可没有想到过皇上有什么艰难的处境?
如今鳌拜已经死了,天下一统,皇上如今操劳的不过是康熙九年的恩科,以及河道的治理。哪里还有什么艰难的处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