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心头一紧,连忙关上窗户,身子紧紧贴在墙边。
透过窗户的缝隙,他看到店小二端着一些酒菜,正朝着旁边的一个房间走去。
陈廷敬灵机一动,迅速走到墙边,借助对面房间烛光照射出来的亮点,终于找到了一个小孔。
这个小孔正好对着隔壁房间,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情况。
只见那两人坐在一张桌子边,开始倒起了酒。
陈廷敬定睛细看,心中不禁一惊。
原来,这两个人竟然就是今天早上送自己出城的官吏!
他记得清清楚楚,这两个官吏当时一直紧跟在县令的身后,所以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们要去西安,莫不是有重要的事情?”陈廷敬想了想,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阳城县能有什么事情,派两名官差去西安。
陈廷敬心想,这两人虽然可恶,但说不定可以从他们口中套出些有用的消息来,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这里偷听。
心中暗自祈祷,如果能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一些端倪那就太好了。
然而,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两人一直在饭桌上谈论着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与西安之行有关的事情。
陈廷敬已经站着听了整整一个时辰,却始终未能听到他所期望的信息。
"真是倒霉透顶,还不如早点睡觉呢!" 陈廷敬心里暗暗骂道,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说道:"这陈廷敬回到京城后,为什么要派我们两个人去西安向总督大人禀报呢?"
另一个人笑着回答说:"这你都不知道?当初陈廷敬在阳城的时候,你看到那些村民们都被我们看住,不准上街,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当然知道,不就是因为多收了他们两成税粮,担心他们会闹事吗?"
陈廷敬连忙起身,再次透过那个小孔窥视。
他看到左边的人说道:“没错,如果他们跑到陈廷敬家里闹事,而陈廷敬又是皇上的老师,把这事告诉了皇上,我们的县太爷肯定会倒霉。”
坐在右边的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说得对,不过这位总督大人官职那么高,难道还会怕陈廷敬不成?”
左边的人摇了摇头说:“你不了解情况啊!我听人说,前任总督莫洛曾下令免除陕西十几个受灾县今年的税粮,但这位新任总督却又派人去征收粮食!”说完,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顺便抓了几颗花生米塞进嘴里嚼着。
右边的人想了想说:“确实如此,据说今年新总督所收的粮食,比往年会多出一半呢,所以陕西很多老百姓都逃走了。”
左边的人补充道:“是啊,你忘记了吗?陈廷敬回来之前,我们阳城就有许多从陕西逃过来的灾民,都被县太爷赶走了,就是担心陈廷敬看到。”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在走廊外噔噔噔地走着,脚步声清晰可闻。
那官差脸色一变,立刻伸手比划一下,示意两人噤声。
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去。
只见店小二端着酒菜,正朝着另一个房间走去。
待店小二走远后,那官差松了口气,走回来对其他人说道:“时间不早了,赶紧睡吧!明天一早我们还要骑马快点赶往西安,要是去得太晚,总督怪罪下来,谁也担当不起啊。”
说完,便自顾自地爬上床,闭上眼睛休息了起来。
陈廷敬见此情景,也默默躺下,但心里却无法平静。
今天听到的这些话,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
之前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如今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官差将百姓看住,不让他们出村,是因为害怕他们会跑到陈廷敬家里告状,揭露今年的税粮多收两成的事实。
此外,那些陕西的灾民被赶走的真相,也终于大白于天下。
想到这里,陈廷敬不禁感到一阵悲哀和无奈。
话说两人透露出的最重要的消息,皇上亲自批准豁免十五个县的税粮,又被新来的总督哈占下令继续征缴。
不仅如此,还加收了税款!
这十五个县的税粮,最少也有几十万担之多啊!
那么这个总督到底要把这些粮食拿去干嘛呢?难道是想要贪污吗?陈廷敬越想心里越是不安,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突然间,他萌生出一个想法,想要写一份折子呈递给皇上,他心里想着:“如果我能把这件事告诉皇上,让皇上知道这个总督的真面目,那么皇上一定会严惩他的。”
但无奈此时身边并无一兵一卒,这份折子如何能送到皇上手中呢?
最后只得作罢。
直到黎明时分,陈廷敬才慢慢入睡。
第二天,日头已经高高升起,陈廷敬才悠悠转醒。
当他看到窗外的阳光时,噌地一下从床上坐起。
他赶紧走到墙边,透过那个小孔望向隔壁房间,发现那两个官差早已离去。
随后,陈廷敬在客栈简单用过早餐后,便骑马向西安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路上,陈廷敬算是亲眼目睹了那三个人所说的情况。
这寒冬腊月的,户外有不少百姓在田间干活。
陈廷敬下了马,向旁边的土坡上走过去。
他看着那些百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大叔,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陈廷敬轻声问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
一个辫子都已经花白的老头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
当他看到陈廷敬时,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但随即又变成了失望的神色。
"唉,又来了个抢树根的。" 老头叹了口气,似乎对这样的场景早已习以为常。
陈廷敬连忙摇头解释道:"唉,大叔,我不是来抢东西的,我只是路过这里,看到你们在挖东西,好奇而已。敢问你们这大冷天的,这荒地里挖什么东西?"
那老头瞅瞅陈廷敬,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才开口回答:"哦,你从哪里来的?"
“山西,我从山西来的!”陈廷敬如实回答道。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