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鳌拜倒台时,曾查抄出大量财物,其中还有不少官员的书信往来。
这些信件涉及到许多朝廷重臣,包括诸多封疆大吏。
当时康熙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会给鳌拜写信呢?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被鳌拜逼的。
鳌拜用手中的权力,逼迫这些官员给他送礼、送钱,否则就要对他们不利。
而现在,康熙怀疑莫洛也是这样一个赃官。
他可能利用自己的权力,强迫下属官员向他行贿。
而那些官员们慑于莫洛的权势,不敢不从。
这样一来,莫洛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富,同时还能控制住手下的官员。
想到这里,康熙不禁感到一阵愤怒。
“明珠啊,安亲王说莫洛与鳌拜有书信来往,那书信呢?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康熙皱着眉头问道。
“呃……关于这个问题,奴才也是听安亲王提及,但从现有的卷宗来看,并未发现有任何书信。”明珠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康熙心中不禁产生一丝疑虑:“真是奇怪,若真有此书信,便能有力地证明莫洛是鳌拜的党羽,可这书信究竟去哪儿了?上面又说了些什么?”
明珠看到康熙的表情,立刻明白他对这封书信起了疑心。
“皇上,奴才去问问安亲王,这书信到底放在何处?”明珠小声提议道。
一听到安亲王的名字,康熙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唉,明珠,现在接任陕西、山西总督的哈占,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明珠仔细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回皇上,哈占是正蓝旗人,据奴才所知,哈占乃是安亲王的包衣奴才!”
康熙再次打开刘斗的奏折,认真地看了一遍,随后将其递给了明珠。
明珠一目十行,看完奏折后吃惊不已:“想不到这莫洛,竟然在山西陕西深得人心呐!”
“明珠,不必问安亲王了,朕派人去山西陕西调查,看看这莫洛究竟是不是个清官!”康熙盯着明珠。
明珠何等的聪明,他知道康熙已经怀疑安亲王了,毕竟这山西陕西总督一职,被议政王大臣议政,给了安亲王的包衣奴才。
“嗻.....”明珠回道。
康熙沉思片刻后说道:“明珠啊,你亲自去一趟刑部大牢,秘密询问一下莫洛,是否曾给鳌拜写信。”
“嗻,奴才这就去办!”明珠恭敬地行礼后,退出了宫殿。
话说明珠来到刑部大牢,毫不犹豫地直奔莫洛所在的牢房。
尽管莫洛身为封疆大吏,但此刻却被铁链紧紧锁住双手双脚。
明珠推开房门,正躺在床上休息的莫洛猛地惊醒过来,立刻坐直身子。
“总督大人,您在这里还习惯吗?”明珠微笑着问道。
莫洛神色惊慌失措,原本梳理整齐的辫子变得凌乱不堪,脸色苍白如纸,显然一路上遭受了不少折磨。
“呃……明珠大人,还算好!还算好!”莫洛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明珠轻轻摆手,示意狱卒们离去,牢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总督大人啊,皇上有句话要我转达给您。”明珠紧盯着莫洛,观察着他的反应。
莫洛一听提到皇上,心里一惊,立马跪下来,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呃……皇上请问,莫洛一定实话实说!”
明珠看着跪在地上的莫洛,严肃地问道:“莫洛,你有没有给鳌拜写过信?”
莫洛听后,眉头紧皱,思考片刻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写信给鳌拜。
明珠见他否认,再次追问:“莫洛,你可想好了,你确定没有给鳌拜写过信吗?”
莫洛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肯定地点头回应。
明珠见状,惊讶地追问道:“那你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呢?”
莫洛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解释道:“康熙七年八月二十日,鳌拜过寿,下官就写了一封祝寿信,仅此而已。”
明珠微微颔首,继续询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内容吗?”
莫洛用力地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下官仅仅只是为鳌拜祝寿而已!”说完,他还深深地向明珠点了点头。
明珠凑近莫洛,压低声音提醒道:“莫洛,这可是关乎到你会不会被当成鳌拜党羽来处置的大事,你可要如实交代啊……”
“明珠大人,我莫洛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绝对不会胡说八道,欺瞒皇上!”莫洛一脸坚定地拍着胸脯保证道。
“我莫洛的忠心天地可鉴,还望皇上明察啊!”他言辞恳切,目光真诚。
“好,既然莫洛大人如此笃定,那明珠便去交差了。”明珠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明珠说罢,起身就往外走。刚走两步,他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着莫洛,神情严肃地说道:“今日甘肃巡抚刘斗保你的奏折到了皇上的手中,皇上生了疑心!你务必要说实话啊!”
莫洛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豁达。
“明珠大人,复命去吧,我莫洛敢作敢当!”他语气坚定地回答道。
明珠深深地看了莫洛一眼,然后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
明珠离开后,莫洛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
明珠回到宫中,将与莫洛的对话如实禀报给康熙皇帝。
康熙听完之后,沉默片刻,然后开口说道:“朕以为莫洛没有说谎,他可能只给鳌拜写了祝寿的信,当年鳌拜当权,所有的京外官员,都会对鳌拜阿谀奉承,莫洛也不例外。”
康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睿智。
明珠恭敬地站在一旁,听着康熙的话,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康熙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明珠呵呵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若只是一封普通的祝寿信,安亲王又为何不敢将信拿出来呢?”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康熙正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